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彭娘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2月生,2010年4月去世,广东省陆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河田高景)代表性
传承
人。17岁开始学习高景制作,师从河田高景第十四代传人彭汉周。长期从事河田高景的设计、制作和组织排练、表演,善于突出河田高景“高、险、巧”的艺术特点,能把河田高景“显”的艺术和“隐”的艺术巧妙结合,使它们构成有机统一体。经常带队参加当地民俗活动巡游或民间艺术展演,经验丰富,并热心细致地将高景设计、制作等技艺传授给后代。
查看更多
黎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2017年3月去世,广东省吴川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吴川飘色)代表性
传承
人。1946年师从吴川陈寿全学做飘色,有近四十年从事飘色设计制作的经验。掌握整套制作技艺,设计飘色达三十六板之多,尤其是从传统的一屏一飘发展至一屏九飘,显示了高超的制作技艺。设计的飘色《穆桂英招亲》参加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获得演出第一名;《八仙过海》曾两度被选送香港参加回归庆典巡游。致力于吴川飘色的
传承
工...
查看更多
刘端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1月生,福建省福鼎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福鼎沙埕铁枝)代表性
传承
人。1982年起跟随家族长辈学习铁枝的设计、制作、表演等,熟练掌握各项技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优化表演材料、丰富表演内容、扩大演出地域,使表演方式更加灵活,制作的铁枝也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赢得各界称赞。还在沙埕镇组织座谈培训,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代表作有《红楼梦》《真假美猴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妈祖巡境》《和谐发展》等...
查看更多
邓均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1月生,四川省江油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青林口高抬戏)代表性
传承
人。1962年跟随青林口高抬戏老艺人聂学铭、王临武习艺,全面掌握该技艺。四十余年来,组织和参加表演二百余场。在组织参与、主编、绑扎和彩扮表演中,不断改良创新,将现代优秀故事、先进事迹编入高抬戏中。2006年,带领青林口高抬戏艺人表演的《白蛇传》《穆柯寨》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首届民间飘色...
查看更多
符恒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11月生,2011年11月去世,四川省江油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青林口高抬戏)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师习艺,为青林口高抬戏第八代
传承
人。全面掌握青林口高抬戏技艺,将戏剧造型与民间绑扎工艺巧妙结合,融入传统戏剧表演绝技,提高观赏性和趣味性。从艺四十余年,参加和组织表演二百余场次。2006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并获奖...
查看更多
钟郁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9月生,四川省兴文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大坝高装)代表性
传承
人。从20世纪70年代起师从大坝高装艺人聂泽高,学习高装姑娘化妆、捆装、造型和掩头设计等技艺。能指导制作高装器具、服装、掩头和道具等,根据戏目进行化妆、捆装和搭建高装,并独立指导大坝高装演出。积极参与大坝高装戏目创作,编排的《水漫金山寺》《穆桂英挂帅》《芙蓉花仙》和领导创作的《哈三妹出征》《芦笙恋歌》等反映兴文僰苗文化的戏目,成为大坝高装...
查看更多
刘文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8月生,安徽省临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肘阁抬阁)代表性
传承
人。4岁时就跟随叔父参加肘阁抬阁的演出,在抬阁上饰演《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中的人物。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逢抬阁班演出便随同参加。后跟随老艺人学习扎彩、绑架子等。熟练掌握肘阁抬阁的步伐,如乌龙摆尾、剪子股等,并能加以发展,使演出效果诙谐有趣。从2009年起,组织肘阁抬阁演出队参加各种重要节庆活动及民间表演。多年来参与
传承
活动,培育指导了...
查看更多
张根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5月生,浙江省浦江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浦江迎会)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浦江迎会世家,受家庭和村落影响,自幼喜爱抬阁艺术,掌握传统抬阁设计理念和一系列技法,先后设计创办大小会桌九桌,采用腾空疏散手法,在有限的会桌上发挥超限的空间效能。先后带领浦江迎会作品参加新加坡第三十五届妆艺大游行、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上海世界博览会、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活动,受到各方面好评。代表作品有《蟠桃盛会》《八仙赴盛会...
查看更多
赵云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8月生,河北省隆尧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隆尧县泽畔抬阁)代表性
传承
人。师从赵文治、肖老肥,为泽畔抬阁第二十一代
传承
人。全面掌握泽畔抬阁的历史渊源、制作表演等内容。积极组织泽畔抬阁参加各级文艺演出活动,1986年参加邢台地区全运会开幕式表演,1997年参加邢台市元宵节乡艺会演并获得表演一等奖。此外,还多次参加隆尧县历届乡艺进城会演和市、县、村重大节庆日演出活动等。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培养了第二十二...
查看更多
王治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羌族,1934年11月生,四川省汶川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释比世家,家族共有十一名释比。12岁开始跟随父亲王庭福学习释比唱经,父亲去世后受到堂兄王治国指点。多年担任羌锋村羌年主持者,掌握法事程序,理解释比文化内涵;熟练掌握释比经典四十余首,能用羌语唱述经典文献十六段。曾参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与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开展...
查看更多
1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