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06 星期六 农历七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28)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3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谢杳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湖南溆浦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辰河目连戏)代表性
传承
人。谢杳文1957年进溆浦县辰河戏剧团学艺,拜师杨世济,初学老生,后改小生,1959年正式登台,很快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1989年曾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会基金赞助并实施的“中国辰河目连戏录像演出”。他长于演唱,在唱腔方面深受舒洛成影响,擅长通过发挥高腔音乐的特点,塑造悲剧人物,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演出的《目连》《黄金印》《荆钗记》《琵琶记》等剧目...
查看更多
周建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生,湖南溆浦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辰河目连戏)代表性
传承
人。周建斌1976年考入溆浦县文艺学习班(戏曲科班),师从著名辰河戏小生演员杨宗道,继承了其丰富细腻、生动灵活的表演做功和粗犷与婉转并重的音乐唱腔。他演出的《凤仪亭》《幽会放裴》《百花赠剑》《蜜蜂头》《目连戏》等传统武戏和文戏,都得到了前辈艺人的亲授。
查看更多
叶养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安徽祁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徽州目连戏)代表性
传承
人。叶养滋1958年跟师傅叶安成,在马山目连戏班学习“金奴”角色,至今主要传授目连戏中的傅罗卜、刘氏、观音、金奴等角色,是马山目连班社中较具声望的
传承
人之一,在祁门目连戏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查看更多
王长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生,安徽祁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徽州目连戏)代表性
传承
人。王长松师从其父王三意,演出目连戏二十多年,熟悉目连戏各种角色的扮演,是当地最具威望的
传承
人,并一直从事目连戏的
传承
工作,带有徒弟王汉民、陈和丽等人。
查看更多
刀保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傣族,1937年生,云南盈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剧代表性
传承
人。刀保顺自幼受母亲熏陶,随母学习傣剧的编创、演出,后出家在本寨培龙寺拜高僧龙福(傣语为召弄)和任法大师(傣语为召几)为师,系统全面地学习傣剧的编创、演出、唱腔、服装、化妆、道具等技艺。他是德宏州傣族群众公认的傣剧
传承
人和研究者,代表作品有《朗退罕》《千瓣莲花》《娥并与桑格》《蜘蛛姑娘》等。
查看更多
文道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48年生,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撮泰吉代表性
传承
人。文道华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传承
被“文革”中断的彝族撮泰吉,2003年将传统技艺传给罗晓云。他主持表演的撮泰吉曾于2002年获毕节地区首届民族文化博览会一等奖,并多次参加“中国贵州彝族年会暨彝族文化节”(六盘水)、“国际杜鹃花节”(大方县)、贵州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演出等活动。
查看更多
黄朝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26年生,2008年去世,贵州册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
传承
人。黄朝宾1934年开始师从第八代戏师学习技艺,精通“小旦”“小生”“文官”“武打”等角色,熟练掌握布依戏伴奏乐器二胡的演奏。1953年赴广西拜师学艺,吸收壮北戏技艺,发展了布依戏的表演,回乡后在乃言河流域传授布依戏,使该地区布依戏至今保留着演出古装戏的艺术传统,1960年任乃言布依戏队戏师迄今。他主持戏班,编导、排练的《武显王闹花灯》《转路调》等十多个剧目...
查看更多
罗国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26年生,贵州册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
传承
人。罗国宗自小喜好文艺,1948年在师承广西关志英、廖法伦等壮北戏师学习彩调后,结合布依族“谷艺”技艺,与罗建生创立弼佑布依戏队,至今演出不断。他是布依戏中第一个吸收运用彩调声腔编导演出的老艺人,先后培养出王安秀、覃松芳、覃忠海等布依族“谷艺”艺人。他创作编导、演出的《罗氏盛》《李卜长打铁》等十多个现代戏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和好评。
查看更多
吴胜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8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
传承
人,侗戏师。吴胜章10岁起跟吴照全戏师学唱侗戏,1969年在地扪村成立侗戏班,从事侗戏创作、编导及传播工作。他编写和演唱的侗戏,优美动听,自然流畅,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到他门上拜师学艺的有近千人之多。他编导和出演的侗戏有一百多部,主要代表作品有《梅良玉》《李旦凤皎》《祝英台》《珠郎娘美》等。
查看更多
张启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62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
传承
人,侗戏师。张启高自幼喜好演唱侗戏,1977年至1984年拜吴世龙为师,正式学唱侗戏,并进行创作,2005年被黎平县政府授予“侗戏师”荣誉称号。他至今已编导和演出侗戏一百余出,代表作品有《梅良玉》《李旦凤皎》《吉金烈美》《毛洪玉英》《珠郎娘美》等。他创作的八十多部侗戏中,《丁郎龙女》《刘意刘女》《杨门女将》《秦娘美》等至今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查看更多
1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7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