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圆满落幕(附传统工艺比赛决赛获奖名单)
2018.09.18
要闻
非遗博览会现场集锦(视频时长1分43秒) 9月17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闭幕并举办总结会,公布传统工艺比赛决赛结果。 图1 主场馆内侗族大歌项目现场展演 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遗博览会”)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5天时间里,非遗博览会共吸引82万人次参观、参与,规模和盛况创近年来山东举办文化类博览会...
查看更多
从招财猫传统到借势宠物消费——非遗
传承
新业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18.09.18
论坛
我们身处21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因此,有人会问,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遗产”,真的有必要在今天保护、弘扬和发展它们吗? 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传统文化是人民大众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出来的成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他们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还有很大的学术、文化、艺术、情感等价值。 比如,在传...
查看更多
非遗如何传之有道
2018.09.17
论坛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非遗服饰秀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上海锦江乐园璀璨灯海展非遗,千年灯雕艺术碰撞现代科技。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原标题: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有1372项,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
传承
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
查看更多
黎音不绝,
传承
不止——访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
传承
人黄照安
2018.09.17
人物
黄照安演奏黎族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黄照安三言两语间,一幅生动传情的黎族风俗画便浮现于人们脑海。这位年过六旬的黎族汉子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
传承
人,被业界称为“黎族民间乐器大王”。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一位工作人员说:“黎族器乐的‘半壁江山’,如今都扛在他肩上...
查看更多
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8.09.17
专题报道
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人工印刷早已被机器印刷大规模取代,但在华夏大地上,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仍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走进中国美术馆的“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一幅幅笔墨简练、色彩明了的作品唤醒了这枚历久弥新的中国印刷术“活化石”。 木版水印技艺的前世今生 走进展厅,黑字红底的前言部分讲述着十竹斋木版水印的历史: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始于隋朝,完善于宋、元,明代达至巅峰。明代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发明了十竹斋“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技术...
查看更多
大方漆器:
传承
中的非遗技艺
2018.09.17
专题报道
9月10日,在贵州省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手工艺人在彩绘漆器制品 杨文斌 摄 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工艺装饰到漆器形成,所有环节全部由手工完成,每道工序要求很高,只能靠长期从事漆器制作的师傅凭经验来完成,这就是贵州大方漆器的独到之处。大方漆器制品采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绸、木等做胎,同时采用当地优质的生漆作为原料,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如今,为更好地保护和
传承
大方漆器制作技艺,当地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成...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题论坛举办
2018.09.15
要闻
图1 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题论坛 作为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论坛于2018年9月13日下午在济南举办。国务院扶贫办、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司局及部分直属单位、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同志,以及学者、
传承
人、设计师、高校、企业和媒体代表等共百余人参加论坛。 图2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
查看更多
活态
传承
活力再现——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
2018.09.14
要闻
图1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海报 图2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前现场表演 2018年9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非遗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非遗博览会以“活态
传承
、活力再现”为主题,着重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
查看更多
深切缅怀单田芳先生:书接下回再难分解,口碑美谈自在民心
2018.09.13
专题报道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鹤发磁音,传奇宛在,谈笑间侠肝义胆,一举扇风云千年。书坛誉满四海,修身德艺双馨,授徒桃李满园,时代留声满怀。惊闻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不幸辞世,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体同仁、后辈,痛悼之情无法言说,曾记得单先生多次亲临家乡非遗展演舞台精彩献艺,更感念他临终前抱病躯接受数日抢救性记录拍摄,坚持录制口述访谈,为家乡人民和深爱他的亿万书迷留存下足慰后世的珍贵文献、影像。念兹在兹,情浓情牵,乡土眷恋,雅俗经典。世上行当甚多,唯有说书难习...
查看更多
他用语言塑造的曲艺瑰宝永留世间——追思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
2018.09.13
专题报道
单田芳 资料图片 【追思】 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单田芳堪称评书大家,他的艺术造诣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愉悦、快乐、知识与智慧。”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沉痛地说,“他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永远成为曲艺艺术的瑰宝。” 单田芳1934年出生于辽宁营口的一个曲艺世家,1953年毕业于沈阳二十七中学,本应继续攻读东北工学院,但因家庭变故未能完成学业。而后,单田芳先生拜评书演员李庆海为师,走上了说书之路。其间,在...
查看更多
1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