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2 星期五 农历七月廿一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38)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4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陕西举办“研培计划”社火脸谱培训班
2018.07.05
地方新闻
日前,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陕西第十期(社火脸谱)培训班。来自陕西17个区县的40多名社火脸谱相关技艺的
传承
人、从业者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学员主要为社火脸谱项目的各级代表性
传承
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职业或家庭收入来源的手工艺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作坊、合作社的管理、研发或表演人员。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查看更多
十五年如一日七旬老人王兴堂邢台义授梅花拳
2018.07.05
人物
每周一、三、五、六的晚上8点,熙熙攘攘的河北省邢台市中兴大街金牛广场一角,都会聚集一群练习武术的孩子。出拳、行步……孩子们刚柔相济的招式不时引来围观市民的阵阵喝彩,这些孩子练习的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花拳,他们都是“建勋梅花拳业余公益学校”的学生,人群中73岁精神矍铄的王兴堂就是学校的校长。他出身梅花拳世家,是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据了解,学校的教练最小的66岁、最大的73岁,都是王兴堂的师兄或徒弟,几位老人在这里义务传授梅花拳已有15个年...
查看更多
国际资讯汇·第2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次会议举办等
2018.07.04
要闻
“国际资讯汇”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通过对相关国家和组织非遗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翻译,我们将为您呈现一定周期内国际视野下非遗保护的相关资讯内容。 目录:一、要闻回顾 二、会议、培训、展览 三、其他 第二期:2018年5月—6月 关键词一:要闻回顾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次会议举办...
查看更多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
传承
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7.04
10周年媒体报道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
传承
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
传承
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7.04
要闻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
传承
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一次非遗
传承
人的“现场秀”——山东举办第五批省级代表性
传承
人现场评审
2018.07.04
专题报道
现场演唱山东梆子、四平调、两夹弦等经典唱腔,展示葫芦雕刻、内画、刻瓷等传统技艺,阐释不同项目的历史流变和
传承
保护经验、成果……近日,山东第五批省级代表性
传承
人现场评审在济南举行。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戏剧与传统舞蹈类等5个组别170名
传承
人参加“大考”,分享各自领域非遗保护、
传承
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传承
人争相亮绝活 在传统技艺类评审现场,
传承
人们早早备好了风筝扎制、毛笔制作、葫芦雕刻等所需的工具,争相秀技亮艺。 在东昌葫芦...
查看更多
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2018.07.04
要闻
(原标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开班仪式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充分发挥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培养专业的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7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文化...
查看更多
内蒙古耄耋非遗
传承
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2018.07.03
人物
非遗
传承
人曹纳木 受访者供图 摄 “以前的日子是论天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7月2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的曹纳木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
传承
基地——鄂托克前旗见到曹纳木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
查看更多
朱树龙:47年坚守,只为
传承
和发展柳琴戏
2018.07.03
人物
朱树龙(右)在辅导徒弟杨诚 徐州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流行于徐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其唱词为徐州本地方言,配以丰富的花腔和特有的拉腔,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故而在1953年,被定名为“柳琴戏”。 2008年6月,徐州柳琴戏和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3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朱树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振兴评剧艺术,从娃娃抓起——记评剧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罗会芹
2018.07.03
人物
罗会芹在评剧《红星谣》中饰演雨花 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梅花奖得主罗会芹,是土生土长的河北唐山人,她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独特的表演魅力、高雅的舞台气质和优美动听的声腔,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光彩照人的舞台人物形象,被公认为评剧旦行的领军人物。她表演的《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杨三姐告状》《凤还巢》等剧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
查看更多
1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79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