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图为莆仙戏《海神妈祖·梳发立志》选段  “山朦胧,水朦胧,天地茫茫烟雨中;天悠悠,地悠悠,桨声欸乃,江水无语流。”91年出生的俞植是福建省莆仙戏剧院的一员,他所演绎的这出《江上行》是他颇有自信的一出莆仙戏。  “在我们剧院,像我这样的青年演员有很多,而且还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作为莆仙戏的青年传承者,俞植有感而发,“莆仙戏不再只活跃于乡间‘草台’,它正逐渐走向课堂和剧院,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喜爱。”  莆仙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而又独特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上海大学研培成果“梁平竹帘艺术蓝牙音箱” 沈阳师范大学研培成果“剪花墙”剪纸屏风上海大学研培成果“夏之趣”编织银昆虫系列、青竹球衍生品 上海大学研培成果“鸟语花香”缂丝女士手包清华大学研培学员作品清华大学研培成果“茶·包—便携式茶具”   上海大学木雕技艺研修班学员潮汕木雕传承人薛伟聪与(乌拉圭)卡洛斯·克拉维利共同创作创意木雕玩具《亘古恒心》 《亘古恒心》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2015—2017上海大学承办非遗研培大事记展览原标题:交流话经验 展览显成...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马慧玲,女,副研究馆员。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文化产业处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现任自治区文化馆馆长、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资料图: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僧人演奏拉卜楞佛殿音乐“道得尔”(摄影:丁思)  冬日的甘南高原上,煤炉的味道夹杂着奶茶香。49岁的拉卜楞寺高僧成来加措戴着眼镜,在僧舍里仔细校对每一函经文(乐谱),与电脑上被录入的,是否全部准确。他说,过几个月,拉卜楞寺佛殿乐“道得尔”乐谱,将完成“数字化”,并以藏、汉、英三种文字出版。  道得尔是“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独有的藏传佛教佛殿音乐,保留着中国古代藏族宗教、民间音乐和清代宫廷部分乐曲的古老风貌,是研究安多地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西的上党梆子《闯幽州》、河北的四股弦《忠保国》、山东的五音戏《墙头记》、河南的大高调《跑汴京》……11月17日至25日,由河南省文化厅、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化厅、河北省文化厅协办的“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此次展演活动主要邀请流布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的剧种(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主)参加展演。其间,来自河南、山西、河北、山东9个院团、55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传统戏剧18场,取得很好的社会影响力。    晋冀鲁...
查看更多
要闻
©UNESCO   2017年12月3日   济州(大韩民国),2017年12月3日——伴随着阿里郎等具有韩国特色的表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在韩国济州岛召开。   “自2006年生效以来,在2003《公约》框架下已经取得了诸多实绩。值得记住的是,该《公约》的生命远非是静态的。相反,这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适应国际共同体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公约》。正是这种适应力使得该《公约...
查看更多
论坛
内容提要:文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创立的“四重国际合作机制”为背景,探讨遗产化进程中的史诗传统及其在不同遗产领域中的表述问题。一方面,基于“遗产项目”这一专用术语的指代功能,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确认和确定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公约》名录中涉及的史诗传统或与史诗传统互为关联的遗产项目作出大致清理和归类分析,围绕史诗传统进入遗产领域的基本路径和重点案例,讨论地方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的话语张力。关键词:史诗传统 非...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实践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以传承实践的主体为线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承为核心的理论准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传承为核心的多点发展阶段;以学科为主体、社会传承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阶段。相应地,就实践形态而言,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可以分为三大类:非遗文献的知识形态、非遗组织的社团形态和非遗调查的田野形态,这些形态表征了一个总趋势:中国大学正逐渐成为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昆曲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一批认证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戏曲的一个窗口。然而,目前全球仅600余人从事昆曲的专业工作,昆曲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昆曲传承推广的思路和方式需要创新,比如引进社会力量。”在近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论坛上,由社会各界力量发起组建的一带一路昆剧院正式亮相。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经过半年多的采集、记录,西藏第二批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保护工作即将完成,首批对“嘎尔”传承人平措玉杰等1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的口述片、实践片、综述片和宣传片等抢救性记录保护工作于近日完成验收,以全媒体形式系统记录非遗传承人“基因”信息,确保了优秀民族文化延续不变质、不变味。“西藏首批开展抢救性记录的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74岁、最年长的88岁,对高龄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保护迫在眉睫...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