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辩证取资:戏曲“宗元”对文化
传承
的启示
2017.05.11
论坛
所谓戏曲“宗元”,主要是指在明清戏曲创作和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以元代戏曲为宗尚的尊体意识与皈依心态,亦有“尚元”“崇元”“尊元”“趋元”“佞元”“遵北”等提法。最初,“宗元”之“元”主要来自对元代杂剧的认同,曲调上指向北曲,语言上追求本色,体制上为一本四折,审美属性则偏于俗。不过,随着朱元璋《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的倡导及其“入弦索”的艺术实践,南戏亦逐渐被认可为元代戏曲文体形态之一,相应地,“元”的概念也具有了“杂剧”与“南戏”两种...
查看更多
古老西秦腔活跃海陆丰 “天下第一团”后继乏人
2017.05.10
专题报道
吕维平在后台换装 (摄影:李凌) “我们这里靠海,信仰妈祖、观音、上帝……有神就有庙,有庙就一定要唱戏。”刚刚结束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交流活动返回汕尾的广东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感慨,如果不是生在“漫天是神满地是戏”的海陆丰、不是因为潮汕地区浓厚的宗族民俗文化,这西秦戏估计早就演不下去而失传了。常年奔波于海陆丰各乡镇演出的西秦戏剧团演员们,在简陋的后台化妆。 (摄影:李凌) “开山戏”里演主角“身兼两职” 吕维平是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守护非遗
传承
文化根脉
2017.05.10
专题报道
五一期间,郑州市金光农民花卉创业园里热闹非凡,捏面人、皮影戏等40多个非遗展演项目吸引了众人围观。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老传统、老技艺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传承
、发展遇到了困难。随着河南省政策、资金、法律等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非遗保护
传承
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大力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 今年河南省正式启动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消息一传出,新郑市耿坡村的耿氏制香传人耿发旺感慨地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
查看更多
保定老调
传承
人:艺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2017.05.10
其他新闻
首发现场 (摄影:于俊亮) 5月9日,由河北省保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编写的“保定老调书系”正式发行。保定老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辛秋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调的
传承
要走普遍发展、重点提高之路。自己从60年的演艺生涯中体会到,艺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迄今约有二、三百年历史,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它脱胎于元、明年间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初具戏曲雏形。早期老...
查看更多
专访黑龙江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亚强
2017.05.10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孙亚强,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自2004年起主持保护工作,曾参...
查看更多
穿越400年的光影
2017.05.09
专题报道
戴着500度的老花镜,宋国超又熬了一宿,用驴皮刻出了一个新影人。老伴儿王淑玲嗔怪他:“再过几年累瞎了,我可不伺候你。”宋国超嘿嘿一笑不吱声儿,对老伴儿的关心,他心领神会,但对复州皮影的
传承
使命,他难卸重担。 今年69岁的宋国超,是复州皮影戏班——“义和班”的第四代传人,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代表性
传承
人。他是皮影艺术不可多得的全能艺人,不仅吹、拉、唱、打、拿样样精通,而且擅长雕刻影人,更是集编剧、导演于一身,技艺的全面...
查看更多
济南出台《意见》推动戏曲
传承
2017.05.09
其他新闻
5月2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戏曲
传承
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今年起济南将通过新建、改建或资产置换等方式,在市区建成适合戏曲演出的专用剧场;同时实施“城乡百姓舞台计划”,每个镇至少有一座综合性文化礼堂。 《意见》对改善戏曲活动场地条件极为关注,提出济南将推动乡村戏台建设,把室内简易戏台(戏剧大棚)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合理布局戏曲演出空间,注重保护利用现存戏台尤其是古戏台。鼓励群艺馆、文...
查看更多
从义乌文交会看浙江非遗发展新貌:传统碰撞现代 非遗实现“再生”
2017.05.09
专题报道
观众体验土布织造 “没想到常见的植物也能用来染色,真是不可思议。”近日,在第12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文交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内,按照萧山过江布技艺
传承
人杨洁的指点,土库曼斯坦姑娘巴耶娃很快就把一块纯棉的白手帕染上了喜欢的颜色和图案。 非遗要
传承
,首先要让人感兴趣。据悉,为了让传统土布进入现代生活,杨洁和她的团队将老手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融合生活美学,在老土布上设计出很多新花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月27日至30日,第...
查看更多
陇东华亭曲子戏
2017.05.08
专题报道
华亭县地处陇东陕甘宁三省交界处,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居住着汉、回、满、藏、蒙古、维吾尔、土族等21个民族近20万人口。华亭地方戏曲子戏,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是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业虽然整体不够景气,但华亭曲子戏,在黄土丘陵沟壑中依然红红火火地存在着,而且盛行于西北地区。 因陋就简的表演方式是华亭曲子戏生存的物质基础。陇东黄土高原地广人稀,常年干旱,耕地很少,三两户便是一个村落,因此形...
查看更多
陆地丝绸之路上的刺绣文化
2017.05.08
论坛
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从古至今均是多种文化交融荟萃之地。伴随整个陆地绿洲丝绸之路行经西域向西输送的,不仅有丝绸、茶叶与瓷器,还有与之相关的传统工艺,刺绣便是这诸多工艺的一种。刺绣传统工艺经“丝路”传到西方,促进了西方在纺织技术上的发展;又借由“丝路”一路回传,使得我们也吸收借鉴了西方纺织的工艺和文化,如此,才有了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锦绣无边。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是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地上穿绕,形成以绣线为主或...
查看更多
1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