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组织召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呼麦普查工作座谈会
2023.04.18
地方新闻
4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在内蒙古文化大厦组织召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呼麦普查工作座谈会。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玉成教授、蒙古族呼麦国家级
传承
人胡格吉勒图与自治区级
传承
人文丽受邀参加。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副院长王家隽主持,培训科主任董小健、培训科申飞参会。 座谈会上专家们对蒙古族呼麦普查工作方案及普查提纲进行充分讨论,对普查工作原则、目标、范围、方法和成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
查看更多
长城沿线承德段非遗项目资源调研工作圆满完成
2023.04.18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和长城文化保护
传承
弘扬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河北省非遗保护工作更好对接,服务和融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及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工作人员组成调研团队,于4月6日至10日在承德市开展长城沿线非遗项目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调研工作。 调研期间,团队深入承德市古琴斫制技艺、腰痛宁组方及其制作技艺、承德县板城烧锅酒五甑酿造技艺、兴隆县雾灵皮影戏、宽城县铜板浮雕制作技艺、承德琢酒制作技...
查看更多
甘肃非遗产品亮相澳门 签约出海讲好甘肃故事
2023.04.18
地方新闻
“整体感觉就是hot,现场很热,心很热,游客也很热情。”4月17日,温润如玉的青绿洮砚、五颜六色的庆阳香包以及临夏砖雕、甘谷麻鞋等8个项目,亮相在澳门渔人码头举办的甘肃文化旅游周,参与甘肃非遗展示的甘肃洮河砚文化艺术
传承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卢广成用一个“热”概括了活动现场。 甘肃文化旅游周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澳门中联办、澳门特别行政区贸易投资促进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局、澳门民航局、省港澳办、甘肃演艺集团支持,澳门会展产业联合商会...
查看更多
中央民族大学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签署非遗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
2023.04.17
要闻
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中央民族大学在京签署非遗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非遗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王晨阳,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饶权表示,中央民族大学近年来积极参与非遗保护政策治理、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为助力非遗保护
传承
、弘扬中...
查看更多
孔培培:京剧老生行当早期唱腔艺术研究——以唱片与曲谱为视点
2023.04.17
论坛
【摘要】京剧老生唱腔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京剧音乐的整体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其他行当的唱腔发展。20世纪初期,唱片技术的传入普及和西方记谱法的广泛应用,使得京剧唱腔具有了可听可唱的历史资料。因此,以唱片与曲谱为视点,围绕以程长庚、孙菊仙、谭鑫培、余叔岩等为代表的京剧老生唱腔展开研究,对于进一步还原京剧老生行当早期唱腔的声音面貌、梳理其风格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更加真实生动的学术视角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京剧唱腔;老生行...
查看更多
北京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2023.04.17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遗绢人制作技艺 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北京现已建立国家、市、区三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类别,并得到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保障项目
传承
有序。今后,北京将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抢救性记录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 据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重点支持大众
传承
、覆...
查看更多
非遗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2023.04.17
专题报道
用传统手艺设计艺术“潮玩”、以创意焕彩老物件,非遗创作结合社会热点、非遗搭载直播频登热榜……近年来,非遗越来越年轻了,非遗品牌也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很多年轻人开始从事非遗事业,加入文化
传承
的队伍。非遗与青年,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边界,开启“双向奔赴”,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既守住初心,也敢于创新,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无限生机。 创造更多新形象 冰心先生曾在《“面人郎”访问记》里详细描述了郎绍安作品的逼真细腻:“大拇指头大小的...
查看更多
咸阳茯茶:壮大文化遗产的产业版图
2023.04.17
专题报道
▲茯茶文创产品(供图: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 陕西茯茶拥有600多年的历史。2022年11月,咸阳茯茶制茶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以茯茶为媒,大力拓展茶产业链,茶园旅游、茶艺体验、茶叶周边产品等渐成气候,通过茶文旅融合发展,一片小小的茶叶焕发出无穷魅力。 茶文化:在
传承
发展中让遗产“活”在当代...
查看更多
山东:数字技术助力乡村非遗闯市场
2023.04.17
专题报道
数字文化快车驰骋在乡村振兴大路上 2022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其中“数字文化”是8个重点领域之一。其要点在于,以数字文化产品为载体,展示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从而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等。一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电商发展,一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在农村扎根,将政策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操作,开始让“手机成为...
查看更多
“铁与火”铸就的艺术之花(
传承
之光)
2023.04.17
专题报道
芜湖濒临长江,自古以来冶铁业就十分发达,故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这为芜湖铁画的诞生提供了基础。经过350多年的
传承
与发展,铁画已成为芜湖的一张名片。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芜湖市南陵县大工山古铜矿冶炼遗址,是我国最早的古铜矿冶炼遗址之一。从西周到南宋,炼铜的熊熊火光延续两千余年,所产“丹阳铜”享誉九州。唐代诗人李白游至南陵,夜晚看见众多汉子冶铜炼铁的壮观场面,留下诗作《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
查看更多
1
239
240
241
242
24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