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的社区文化活动室里,二胡、板胡、笛子等的音调高低错落,演员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身着戏服,登台演唱。咿咿呀呀的戏腔时高时低,洋溢着浓浓的陕西方言味道。 这就是国家级非遗迷糊戏。迷糊戏原称“眉户”,是陕西主要戏曲剧种之一,传入新疆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深受新疆人民喜爱的戏曲剧种,被称为迷糊戏。 舞台上,旦角演员蒋红清尤其出彩,身段、唱腔都很专业。当问起啥时候入行,蒋红清笑了:“我没专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阳春三月,绿茶发新芽,相信今年的茶叶又将有一个好收成。 2022年11月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简称“中国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一百多年前的“风筝哈”到今天的“哈氏风筝”,体现的不仅是风筝技艺名号的变化,更是一个响亮品牌的成长历程和风筝文化的家族传承。 作为哈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哈亦琦从小就受到家族内浓厚风筝文化的熏陶,他继承了家族的独特技艺,在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下,又对哈氏风筝的发展作出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探索。2013年,哈亦琦凭借风筝作品《五龙燕》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哈亦琦也在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4日,2023贵州非遗季“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活动将在遵义市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幕,邀请广大游客朋友一同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非遗的魅力。 2023贵州非遗季以“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为主题,由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承办,旨在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特色鲜明、亮点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张子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12岁开始炒茶,与茶相伴40余年;铁锅、土灶、柴火,还有一双手,是其制茶的全部工具。他的一双手,既是检查锅温的温度计,又是翻炒茶叶的锅铲,还是给茶叶做造型的工具。 “噼噼啪啪……”翠绿的茶青接触滚烫的锅底,立刻发出声响!张子全双手伸入锅中,捧起青叶,开始翻炒;此时的锅温已经达到近300摄氏度。 58岁的张子全(见上图,本报记者陈隽逸摄)是国家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7项、扩展项目名录127项,334个体现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加以系统保护传承,在地域、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四川非遗大省地位。 一、种类更丰富 数量成倍上升 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10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
查看更多
要闻
4月11日至12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副省长徐缨出席活动并致辞。 饶权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要准确把握推进非遗与旅...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川府函〔2023〕6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批准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07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27项),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川府函〔2023〕6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批准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07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27项),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丽江纳西族传统情歌的主要代表曲调有“古气”“史本受”,其中以“史本受”更为普遍流行。而从传统大调来分类,纳西族情歌主要分为《欢乐调》《相会调》《苦情调》,这三大调其实就是爱情叙事长诗。丽江纳西族传统情歌注重腔调的圆润,用词的准确生动,强调情感真挚动人,纯真无邪。情歌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瑰宝,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构成了民众共享互通的情感交流载体。民歌的群众基础薄弱、创造性转化不足、普及化程度不高等因素是当下传统民歌面临传承危机的根本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