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针灸(赵氏雷火灸)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赵氏雷火灸是用祖传秘制的雷火灸条,按照经络皮部辨证,运用“以面罩位带穴”的治疗理念,结合独特灸法治疗疾病的一项中医疗法。 重庆是赵氏雷火灸的主要流布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丰沛,多江汇流,易形成雨雾、潮湿、闷热、多雾天气,湿气较重。夏热冬冷加之潮湿的气候,导致重庆人易受寒湿之邪侵袭,多发风寒湿痹症。重庆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生长的药物、植物和动物十分多样,因此雷火灸材料来源丰富、质量上乘,是赵氏雷火灸能在这一地区
传承
发展百年的因...
查看更多
针灸(岭南陈氏针法)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岭南陈氏针法是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针灸疗法,是岭南中医学术流派重要代表之一,包含飞针法、分级补泻法和导气法,具有进针快、痛感小、手法轻、得气快、补泻灵、针具细等特点。其以广州为主要流布区域,依托广东省中医院进行
传承
、保护、展示和发展,影响力辐射周边乃至东南亚地区。 岭南陈氏针法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第一代
传承
人陈宝珊开设“大国手陈宝珊医馆”,挂牌行医,主治筋伤疑难杂症,擅长循经点穴,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形成针法理论雏形。第...
查看更多
针灸(蕲春艾灸疗法)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蕲春艾灸疗法是以产自蕲春的艾草为灸材,以流传于蕲春地区四百余年的民间灸法为独特技艺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兴盛于明清,以李时珍等医家为代表,以《本草纲目》等著作为载体,是蕲春及周边地区百姓世代相传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习俗。 蕲春县隶属湖北省黄冈市,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尤其适宜于蕲艾的生长。蕲艾为道地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李时珍赞曰:“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马氏济慈堂生育药剂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马氏济慈堂生育药剂制作技艺是历经200余年
传承
至今的、有关优生优育药剂的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一带,逐渐向银川市等地延伸,求医问药者遍布八方,有广泛的影响力。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是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孕育了境内枸杞、甘草、黄芪、柴胡、秦艽等诸多药用植物,为该遗产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清嘉庆初年,第一代
传承
人牛成功在灵州城(今吴忠市)首设药铺,坐堂行医,被尊称为...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是叶开泰号在其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而形成的一系列特色制药技艺,发祥于湖北省武汉市并
传承
发展至今。 1637年第一代传人叶文机在汉口汉正街的大夹街开设叶开泰号,寓意“叶氏悬壶开号,唯求国泰民安”。他坐堂行医,以“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制售成药。以“虔诚修合,遵古宜今;宁缺毋滥,不好再来”的工匠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炮制技艺,主要包括以“五花龙骨”为特色的龙牡壮骨颗粒(源自龙骨牡蛎汤,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以松烟香墨为特...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王氏保赤丸原名“王氏万应保赤丸”,是清代道光年间,江苏南通湾子头著名中医王胪卿先生为治疗小儿腹疾、喘症等常见儿科疾病,集祖上九世祖传配方监制而成的小儿良药,后由当地乡绅出资合办的中药铺“庆和春药铺”制售。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即制作该药物的传统技艺,主要包括秘制配方、中药材炮制技艺和古法泛丸技艺。 王氏保赤丸使用道地药材,通过对药材的挑选、清洗、破碎、反复漂洗、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等一系列古法炮制操作,形成泛制丸药用的原药粉。在丸药泛制过程中,根据药性不同,将...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腰痛宁组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马钱子粉、乳香、没药等10味中药组成的专门治疗腰腿痛类疾病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炮制工艺,是采用砂烫、麸炒等方法对马钱子、苍术、僵蚕等药物进行炮制的工艺。该遗产项目如今的实践地为承德市,其成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年使用人口达510多万。 该工艺的核心要素是组方和马钱子的炮制。组方的主要特征是,以马钱子为君药,另有9味药物配伍,严格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理论;在炮制方法上,对马钱子等10味药材遵循古法炮制原则。特别对马钱子的炮制坚...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紫雪散”由十六味药材精妙配伍而成,历经二百四十天精心炮制。该技艺的核心流布区域天津。“紫雪散”作为救治瘟疫、高热不退、身体拘挛抽搐,以及预防癫痫的常备急救特效药,备受天津历代医家重视,为医药典籍竞相收载。如今,“紫雪散”的影响范围覆盖了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紫雪散”的炮制技艺非常复杂,天津宏仁堂严格遵循古老方法制作,从道地选材,到水飞修治、佐金煎煮、收膏下硝、自然阴干、收固闷圈,再到研兑定装,这项技艺已经
传承
了十七代。 首先选用道地药材,再对朱...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黄清心丸为传统名贵中成药,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金匮要略》“薯蓣丸”的基础上,加入牛黄、麝香、冰片、羚羊角等药而成,具有“清心火、祛湿热、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安神定志、养生延年”的功效。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即针对该药物的传统知识与实践。 “薯蓣丸”最早记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以补虚为主。后经宋代名医加减化裁而成“牛黄清心圆”,收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为经久不衰的效验名方。传至清代又经太医院调...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岷县当归加工技艺是岷县当地民众有关当归加工炮制的知识、技能与实践,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西寨镇、清水镇、十里镇等18个乡镇。 岷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名贵中药材。当归性味甘、辛、温,入肝、心、脾,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破瘀生新等功效,被称为“妇科圣药”,岷县当归自古就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的美誉。 当归为...
查看更多
1
461
462
463
464
465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