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牛羊肉烹制技艺(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手抓羊肉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古、藏、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是流布于宁夏的一种传统牛羊肉烹制技艺。宁夏大部分地区属少雨干旱地带,土地资源、土壤结构、矿产资源、药材资源都很丰富;木茂草美,六畜兴旺,尤其以牛羊的体形、种群独具特色,品味别具一格,为手抓羊肉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优质食材。 宁夏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用于制作手抓羊肉的大多为羯羊,以羯羊羔最佳,羊肉一般带骨,多切成条...
查看更多
素食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是流传于江苏省南京市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统素食制作技艺,创始于南京,并辐射至周边区域。南京古城位于长江之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城内既有群山环抱,又有河流湖泊萦绕。当地的江心洲、八卦洲之渚与沙洲圩自古就以蔬菜种植为主,为素食烹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高品质的原材料。 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讲究使用蔬菜、菌类、豆制品等素食原料,通过包、叠、搓、搡、摄、卷等手工技法加工,运用炸、溜、爆、炒、蒸、煮、炝等数十种烹饪方法,制成...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是塔塔尔族世代
传承
的一种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塔塔尔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主要散居于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及其他农牧区。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塔城市并辐射至周边区域,该市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是中国通往中亚地区的前哨,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交汇地。 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融合了欧洲民族的饮食特色,19世纪由塔塔尔族民众从中亚带到新疆。塔塔尔族妇女以烹饪手艺高超、善于制作各种烤饼和糕点闻名遐迩。她们做出来的糕点美味可口、品种...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是宁夏地区标志性的传统地方美食制作技艺,起源并流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中宁县位于宁夏平原南端,处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山地丘陵地带干旱少雨,为荒漠和半荒漠区域。独特的地理条件赋予了沙蒿合适的生长条件,为蒿子面制作技艺提供了特殊原料。 蒿子面的主要原料是无添加剂的高精面粉、蒿面子和碱水。其制作工序复杂,配比合理。制作时将面粉、蒿面子和碱水按照一定比例掺和,通过和、揉、醒、擀、晾、叠、切工序形成蒿子面条。擀面要力度均匀,切面要刀工...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一种,以甘肃省兰州市为流布核心并向周边区域辐射。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南岸是农耕文化,北岸是游牧文化,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替处。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所产的小麦和第一级阶梯甘南、青海等地所产的牛肉,是兰州牛肉面的优质食材。 兰州牛肉面有严格而规范的制作工艺和程序,主要分为面的制作和汤的熬制。面的制作分选料、和面、饧面、溜条和拉面五步。根据食客的需求,面条还可分为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不同粗...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陕西、宁夏、青海等地,在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区亦有流传。西安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食材多样。生活在古城西北的回族同胞采用关中及西北地区丰富的面点食材,逐步与其他民族丰富和完善的面点加工技艺融合,形成了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 灌汤包子品质佳美,制作精良,注重营养,香味醇厚,是回族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技艺包括熬汤、绞馅...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老孙家羊肉泡馍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孙家羊肉泡馍制作技艺是陕西省西安市中华老字号老孙家世代
传承
的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其主要扎根于西安,广泛分布于西安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位于关中腹地的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复杂,矿产资源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陕西政治、经济、商贸、文化的中心,也是陕西清真菜点的发源地与中心区。 该技艺包括选肉、骨肉处理、调料装袋、煮肉、烙馍5个步骤9个环节。自老孙家创立之始,就以“花椒出头”的汤底为口味基调,汤底色泽黄亮,花椒香味浓郁,是“东泡”的代表...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缙云烧饼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是流布于浙江省丽水地区并辐射至周边的一种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缙云县位于浙中南丘陵山区,地貌可以用“九山半水半分田”来概括,该地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适合种植小麦、水稻、九头芥菜等,再加上本地饲养的土猪,为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材料。 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有5个特色。一是烤制工具较为独特。它的烧饼桶以木桶为外胆,内胆则是用壶镇一带的“猪脂泥”烧制成的陶鼎,内外胆中间用本地珍珠岩粉作保温隔热材料,烧饼桶具有温度高、散热慢的优点。二是馅料制作...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流布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及周边龙游县、江山市、开化县等县市,并辐射至其他区域。衢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农作物品种丰富,盛产水稻、小麦、芝麻、花生等,是麻饼制作的优质原料。 邵永丰麻饼以黑、白芝麻为主料,辅以面粉、饴糖、瓜仁、果仁等制成,从食材处理到麻饼成品,前后百余道工序全部由麻饼师傅手工完成。其基本工艺可分为食材处理、调皮搓馅、揉团分只、包馅摧饼、双面上麻、吊炉烘烤等。其中...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发源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目前主要流布于四平市。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属东北黑土地带,气候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生产的东北小麦磨出的面筋性大、味香,养殖的东北黑猪肉口感好、味醇香。白山黑水间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优质原料。 一百余年前,李连贵创制了独特的烙饼和煮肉烹饪制作技艺,中药秘方是其核心。肉,要在老汤中加入秘制调料煮制、熏制,制成的熏肉色泽棕红...
查看更多
1
465
466
467
468
469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