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1.05.19
论坛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位列其中。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沿线大中小型城市超过60个,各类黄河旅游景点超过100处,每年接待游客过亿人次。因此,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于打造一条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持续改善的绿色...
查看更多
浙江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1.05.19
地方新闻
5月18日,2021年度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
传承
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下称“咨询委”)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会上获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整体将保持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并重。目前,杭州将大运河保护
传承
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纳入市年度综合考评;《杭州市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和方案已先后编制并实施;包括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在内的16个项目已集中开工,沟通运河和钱塘江、连通杭州与海宁...
查看更多
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非遗进社区走进阜新
2021.05.19
地方新闻
5月13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阜新市阜蒙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承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年百艺 薪火相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走进阜新阜蒙县民富社区,让百姓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围绕建党百年主题,选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展示展演。在活动现场,参与展示展演的技艺展示类非遗项目有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服饰、三沟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蒙古勒津喜塔尔、胡琴制作技艺...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周巍峙同志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2021.05.19
人物
1997年1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出版百卷嘉奖会上,一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周巍峙同志俯身在出版的百卷集成志书上,像拥抱刚刚呱呱坠地的孩子一样,眼睛里满是喜悦激动的泪水。是啊,从启动到出版百卷,十几年的坚守与探索、努力与艰辛、收获与成就都在周老的这一肢体动作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1997年4月,周巍峙在河北唐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者与开拓者 说到...
查看更多
江苏昆山市庆祝昆曲入遗20周年大会召开
2021.05.18
要闻
5月17日下午,昆山市庆祝昆曲入遗20周年大会在江苏昆山当代昆剧院梁辰鱼剧场举行。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遗”20年来,在政府、民间、专业团体的多方联合推动下,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逐步突破
传承
困境,在新时代的“良辰美景”中“姹紫嫣红开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吕育忠表示,作为昆曲的发源地,昆山积极作为、主动担当,20年来持续加大对昆曲等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海南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加强黎锦技艺保护发展
2021.05.18
地方新闻
近日,海南出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南溟吉贝”为主的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 《行动计划》从五个方面提出18条计划: 一是建立健全黎锦技艺保护发展机制。完善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为核心的省级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健全完善
传承
保护评估体系,组织评定种植、生...
查看更多
“2021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秀出特色非遗文化
2021.05.18
专题报道
《仡佬蹦蹦鼓》《木叶声声》《苗族飞歌》《布衣情韵》……5月14日晚,在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来临之际,“2021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走进丹寨,为观众献上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非遗表演。 本次“非遗周末聚”活动,是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两场非遗大秀之一,共9个节目,都是经过优选、且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表演节目。如,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侗族大歌》,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
传承
...
查看更多
北川羌绣:绘出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2021.05.18
专题报道
羌绣,羌族最古老的一种传统手工刺绣,起源于羌族服饰。绣娘用独特的针法能够巧妙勾绘出蓝天白云、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等世间万象,千百年来,羌绣以“外婆教给阿妈,阿妈再教给女儿”的方式代代相传。 随着2008年羌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2015年北川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羌绣之乡”,这项世代相传的手艺便在北川如火如荼地展开,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陈云珍带领绣娘...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在丹寨万达小镇举办
2021.05.18
要闻
5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丹寨开幕。作为非遗周的核心活动,5月15日下午,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在丹寨万达小镇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非遗、旅游行业的近十位专家和学者出席这一论坛。 第二届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中国...
查看更多
《曲艺学》创刊并出版第1-2辑
2021.05.18
要闻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和中国说唱文艺学会联合创办、旨在专门刊载曲艺研究学术成果的不定期集刊《曲艺学》,近日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第1辑和第2辑,每辑篇幅30万字左右,填补了我国曲艺研究没有专门学术刊物的空白。 世界各地都有曲艺,但以中国曲艺的品种数量最为丰富、传统也至为深厚。《曲艺学》集刊设有《曲种研究》《历史考察》《理论探索》《创演评论》《文献考述》《美学鉴赏》《文化探究》《名家谈艺》《学术演讲》《口述访谈》《人物述林》《资料钩沉...
查看更多
1
545
546
547
548
549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