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高小康:社群、媒介与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三要素
2021.04.22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从寻求历史的客观“确凿”转向探寻文化意义的“真实”,即活的价值。价值活化的生态根据包括社群、媒介和场景三个要素的演变:与特定文化
传承
相关的社群从传统的社群扩展到网络社交群,文化传播的媒介从物质媒介转向智能化媒介,以及从历史记忆转向活的生态场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网络社交群;智媒;场景 一、确凿与真实: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的生态根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个独特的定语“非物...
查看更多
中医药非遗保护与
传承
任重道远!拓宽传播手段是关键
2021.04.22
论坛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非遗
传承
人虽得到了许多方面的扶持,但是总体来看,仍然面临各种生存和发展难题,存在许多难点、盲点及痛点,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
查看更多
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会暨2021年全省非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021.04.22
地方新闻
4月21日,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会暨2021年全省非遗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厅党组工作部署和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研究“十四五”时期四川非遗保护工作面临形势和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并就推进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了全面安排。文化和旅游厅、泸州、绵阳、南充、雅安、阿坝、甘孜等市(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6个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市(州...
查看更多
2021年贵州传统工艺振兴研讨会在雷山召开
2021.04.22
地方新闻
4月18日,2021年贵州传统工艺振兴研讨会在雷山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副处长岳青,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贺国锋,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国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卫东,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赵罡,省非遗中心(省非遗博览馆)主任龙佑铭,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金海,中共雷山县委书记杨锦春、县长袁刚等出席本次研讨会。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让黄梅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古老戏曲如何“致青春”
2021.04.20
论坛
编者按: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黄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举办2021年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研修班
2021.04.20
要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
传承
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大运河非遗保护
传承
利用,提高大运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
传承
实践能力,4月6日至10日,非遗司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了2021年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研修班。研修班以保护
传承
弘扬大运河非遗为主题,紧密结合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和
传承
人需求设置课程,通过专题教学、案例分享、现场教学、学员沙龙等形式,阐释非遗保护政策理论,解读
传承
人权利义务,还有非遗进景区的案例分析、短视频和电商营销等精...
查看更多
2021年“党旗耀壮乡”——壮族天琴艺术展演在南宁市举办
2021.04.19
地方新闻
4月16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南宁市兴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南宁威宁投资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党旗耀壮乡”——壮族天琴艺术展演在南宁市兴宁区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办。 展演活动以“天琴·献礼建党百年”为序,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天琴·源”主要是演奏传统曲目,李绍伟、岑艺清、陆恒等壮族天琴艺术
传承
人、艺人运用坐式弹唱,对《跑马调》《囔花》《过海》《壮乡四季...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宁夏贯彻落实情况
2021.04.19
要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10周年,为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宁夏的贯彻落实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带领调研组一行5人,于2021年4月13日-16日对宁夏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行调研,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副厅长赵明霞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采用实地查看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赴银川、吴忠...
查看更多
任鹤林:“朱仙镇年画"一词始于何时?
2021.04.19
论坛
年画最初的形式是门神,门神、灶神年画在汉代即有其雏形,然宋代以前为手绘。北宋中晚期都城东京(今开封)“市井皆印买门神”。门神画采用雕、镂版套印,方才成为商品。宋皇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后,年画技艺传入江南,明清之际在全国得以普及。木版年画艺术历经宋元明清数代,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然“年画”一词初见于晚清李光庭所著《乡言解颐》中。 北宋时已有“门神”一词”,但此类雕版刷印纸质年画同称为“纸画儿...
查看更多
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颁奖仪式暨古籍修复工作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2021.04.16
要闻
4月16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颁奖仪式暨古籍修复工作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饶权,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以及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古籍修复竞赛获奖修复师代表、有关专家和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主持。 饶权表示,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
查看更多
1
554
555
556
557
558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