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2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八   
搜索
论坛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耕时代形成的各种戏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戏曲文化在外来文化和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下,生存、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流行地域较小、观众面较少的戏曲剧种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探寻这些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的起源、发展脉络,细致剖析它们在唱腔、表演、服装、扮相、道具、剧目等艺术呈现方面的独特魅力,对比成熟剧种应具备的条件,力求挖掘出导致其已失传及濒危现状的内外因素,并借助实地考察、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的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及各方资源整合,有...
查看更多
要闻
2025年5月29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办。本次对话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在当代社会焕发光彩提供思路和方法。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非遗保护中心,全国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滑动数字织机的梭子,实时织出蜀锦纹样;戴上VR头显,穿越到商朝探索甲骨文起源;在智能跟练系统前,跟着数字“太极老师”学一招一式;川剧数字变脸装置前,惊叹于动态变幻……在全民关注非遗的今天,科技日进千里,“非遗+科技”碰撞出的火花令人惊艳。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国际非遗节”)主会场现场,诸多非遗数字化应用和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备受观众青睐。 此次国际非遗节特设“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传播”板块,聚集了电子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2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施小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云,成都市市长王凤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等出席开幕式。 本届非遗节以“增进交流互鉴、激发传承活力、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创新推出“主宾国+主宾城市”办节模式,设置“活力非遗·天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施行之后,为玛纳斯保护传承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世代传诵的一首韵律优美的大型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王、江格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2006年5月,玛纳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实现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第十九届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暨2025年“四季村歌”示范展示活动将于5月25日至30日在宁夏银川市、吴忠市举办。 本次活动以“石榴花开 唱响中华”为主题,以亦赛亦演的方式搭建展示平台,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花儿”艺术。 活动期间,歌会将举办民歌专场和原生态专场歌手大赛、“民歌人气王”选拔赛、沉浸式民歌快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交流、村歌展演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歌手将用歌声向全国人民展示各地民歌文化的丰富内涵,抒...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函(2025)2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现就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函(2025)2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现就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
查看更多
非遗正青春
2025.05.22
专题报道
华夏大地上,非遗如繁星闪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注脚,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其中包括“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 近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