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4 星期四 农历六月三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1)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5)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2008.11.20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具有5000年不间断文明传统的现代中国,也将保护自身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全面上升为国家意志。此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发起组织的...
查看更多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2008.11.19
论坛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项 阳 内容提要 本文对于当下民间礼俗与多种音声技艺形式形式相互间的依附关系通过一些相关例证进行辨析,旨在强化对民间礼俗和音声技艺形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方式的认知。 关 键 词 民间礼俗 传统音声技艺形式 平台 生存空间 在当下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各地一批又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当作项目“开发”出来,这其中也包括音声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传承和发扬面临着挑战:九成非遗传承人贫病交加
2008.11.18
专题报道
传承和发扬面临着挑战:九成非遗传承人贫病交加 2008年6月14日是中国第3个文化遗产日,昆明市对122名民间艺人授予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但该称号的授予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助形式。记者通过对昆明14个县(市)区传承人摸底调查发现,目前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诸多问题:90%以上传承人因生活无着而贫病交加,面临无法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危险;每年都有身怀绝技的传承人离世,如果不对他们实行抢救性保护,技艺将面临失传;此外,如何传承更...
查看更多
中国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解读
2008.11.18
专题报道
中国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解读 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了总共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技术”类别中,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连同首批名录中公布的武夷茶工艺一共占据了七席。由此,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得以从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和保护,可谓业界福祉。 中国茶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
查看更多
迷失的国术:边缘化生存 抢救国术
2008.11.18
专题报道
迷失的国术:边缘化生存 抢救国术 章剑锋 紫藤架下,姚承光稳扎马步,与一名胳腮胡子来回几番推拿之后,只见他劲贯右掌,迎胸挥出,说一声“去”,对方霎时被击出,踉跄倒退数步方止。 这是北京一个周末的早晨,“意拳”第三代传人姚承光领着一帮弟子在东直门内南馆公园练功。过去的14年间,南馆公园一直是他们“专属”的练功场地。这是姚承光为他...
查看更多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
2008.11.17
专题报道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聂明利表演会手舞 黄河三峡位于甘肃中部西南永靖县,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紧密相连。黄河流经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107公里而得名黄河三峡,境内有湟水河、洮河、大夏河三条支流汇入黄河,又称“河湟之地”。这里傩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炳灵寺附近的杨塔、王台、红泉、三塬等乡村。傩舞在永靖俗称“七月跳会”,这里独具魅力的傩舞戏、傩俗、傩面,组成了富有永靖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艺术。广泛传承的傩舞戏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2008.11.17
论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廖奔 今天,人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已经有了许多了解。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中未能以物质形态固化的部分。如果综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次确认并一再修改的定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出来就是:通过群体或个体口头表达的、来自传统而被同一文化社区所采用的、能够代表其文化与社会特性的形式;主要有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工艺技能等。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人类文化遗产,实际上更多指的是物质遗产,如长城、金字塔、卢浮宫等,它们是人...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刘延东出席并授牌
2008.11.14
其他新闻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刘延东出席并授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和平等领导与出席授牌仪式人员合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四川、陕西省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标牌 本网讯 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文化部党组成员...
查看更多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与传播
2008.11.13
论坛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与传播吴琳 一、陕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亟待保护 陕西历史悠久、民俗淳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地区之一,陕西在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按地域划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以陕北为代表的黄土窑洞文化,具有典型的黄河文化的特质;二是以陕南为代表的巴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一部分;三是以关中平原为代表的南北融合的文化。比如惟妙惟肖的风翔泥塑,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秦腔...
查看更多
历史悠久的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
2008.11.13
专题报道
历史悠久的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 由文化部审定,国务院批准,山西省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以双合成郭杜林月饼为代表的晋式月饼在全国月饼行业的崭新地位。 郭杜林月饼外观油亮、饼纹清晰、入口香馨、食之酥软、余味绵长,是晋式月饼的典型代表。据了解,郭杜林月饼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原是太原一家糕点铺的姓郭、杜、林三位师徒,一次饮酒过度,使和好的饼面发酵,因为怕东家责怪,三人急中生智,往发酵的面中掺合生面,并加碱面...
查看更多
1
711
712
713
714
715
7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