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3 星期三 农历六月廿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67)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8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5)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白鹤翩跹的朝鲜族《农乐舞》
2008.10.27
专题报道
白鹤翩跹的朝鲜族《农乐舞》 至今没有最终确定语言系属关系,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辽宁、黑龙江等省的我国朝鲜族,并非是我国现今疆域内的原生民族。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于朝鲜半岛遭受连年灾荒和日军的野蛮侵略,大批半岛上的民众开始向我国东北地区迁徙并定居,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自古与我国有着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
查看更多
“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8.10.24
其他新闻
“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会场全景 本网讯 2008年10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大型学术研讨会在该院会议厅隆重开幕。研讨会为期2日,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特别为《洛神赋》的故宫演出活动举办。 2008年10月18日晚,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台湾汉唐乐府策划演出的大型南音乐舞戏《洛神赋》在故宫太极殿前隆重上演,演出将舞台表演艺术与《洛神赋》诗词、画卷...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出新旧对立的误区
2008.10.23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出新旧对立的误区――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论文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我国政府和广大群众高度关注,我国不仅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目前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国家还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即遗产持有者。随着“原生态歌曲”大奖赛等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2008.10.22
论坛
摘 要: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这长达30年的历程背后,人们关于“人类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展而得以深化。因此,从概念到实践...
查看更多
古羌舞风
2008.10.15
论坛
古羌舞风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杨莉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使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还有羌族文化传承人的存在,全国唯一的羌族“原生型”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复制性”的家园(重建后的自然牛活环境)中“原汁原味”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因为羌族是一个原始文化痕迹留存相对完整并仪靠口传身授的民族,所以羌族的民间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生“体态符号”的形态。 一、羌族民间祭祀舞蹈“布兹拉” (一)“布兹拉”与“释比”的...
查看更多
中国
传统文化
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2008.10.14
论坛
中国
传统文化
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乐黛云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均衡发展的多元文化的世界,我们就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自觉,同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更加了解,对于他种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描述,也要更加了解。这对于在全球化时代欣赏其他文化,与之共存并交互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其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互相对话沟通,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 人类历史上空...
查看更多
灾区重建过程中如何避免羌文化的终结?
2008.10.13
论坛
灾区重建过程中如何避免羌文化的终结?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苑利 文化需要载体,而载体的丧失,很容易导致相关文化的终结。所以,在许多城市改造过程中,都会有人因传统建筑、历史街区被毁而提出遗产保护问题。随着5•12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问题的提出,人们也会提出类似问题:随着地震对传统建筑的破坏,以及有可能随之而来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伪建筑的泛滥,传统的羌文化,是否会真的遭遇终结?这是每个参与灾区重建的遗产守望者们都不能不关心的问题。由于刚刚到达灾区,了解情况十分...
查看更多
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抢救工作
2008.10.13
论坛
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抢救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巫允明 能来参加“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我十分激动。为大家所共有的为汶川大地震所造成人员伤亡和文化遗产破坏而痛心、为各方群策群力共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与行动而感动,也为能在地震发生后的第19天就召开“如何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的座谈会而激动外,还有因我在从事长达30多年的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研究过程中,羌族祭祀与舞蹈文化的丰富、古朴与俊美,却始终少有宣传与重视,至今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津门法鼓“申遗”成功面临后继无人窘境
2008.10.09
专题报道
津门法鼓“申遗”成功面临后继无人窘境 日前,在河西区挂甲寺街第二届民俗文化节上,河西区挂甲寺庆音法鼓和杨家庄永音法鼓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后首次同时亮相。然而,就在人们惊叹于两大法鼓变化多样、优美动听的同时,却难以忽视两大法鼓所面临的后继无人的窘境。 虽然“申遗”成功,但并未给两大法鼓带来意想中的“实惠”。会员们顶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却在苦苦支撑着祖辈传下来的民俗文化,他们迫切希望法鼓能够得到来自社会更多的实际保护...
查看更多
宝马公司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08.10.08
其他新闻
宝马公司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日前,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合作协议,宝马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部分启动资金和基金的组成部分,专门用于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此同时,于14日再次启程的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将成为本次合作的重要活动。这是中国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威机构与企业首次...
查看更多
1
713
714
715
716
717
7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