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鼓楼又称“罗汉楼”,埋巨木为中心柱,建成塔形“独角楼”,矗于侗寨...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鼓楼又称“罗汉楼”,埋巨木为中心柱,建成塔形“独角楼”,矗于侗寨之中,立...
查看更多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华安县 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方圆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是土楼建筑的典范。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美丽的大地上,形成一道美妙绝伦的风景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华安土楼的择址、建造,是在家族兴盛与安全原则下...
查看更多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南靖县 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方圆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是土楼建筑的典范。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美丽的大地上,形成一道美妙绝伦的风景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华安土楼的择址、建造,是在家族兴盛与安全原则下...
查看更多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印花布的织染最为著名。维吾尔族有使用羊毛毡的传统,日常居处,凡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要精心装饰,用于铺炕、铺地、礼拜和做壁挂使用的花毡即在装饰之列。直到20世纪90年代,维吾尔族生活中都没有离开过花毡,至今少数有土炕的住家仍在使用。 且末县的花毡制作工艺包括压花毡、印花毡、绘花毡与贴绣花毡等多种,其纹样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种类繁多,因地...
查看更多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印花布的织染最为著名。维吾尔族有使用羊毛毡的传统,日常居处,凡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要精心装饰,用于铺炕、铺地、礼拜和做壁挂使用的花毡即在装饰之列。直到20世纪90年代,维吾尔族生活中都没有离开过花毡,至今少数有土炕的住家仍在使用。 且末县的花毡制作工艺包括压花毡、印花毡、绘花毡与贴绣花毡等多种,其纹样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种类繁多,因地...
查看更多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印花布的织染最为著名。维吾尔族有使用羊毛毡的传统,日常居处,凡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要精心装饰,用于铺炕、铺地、礼拜和做壁挂使用的花毡即在装饰之列。直到20世纪90年代,维吾尔族生活中都没有离开过花毡,至今少数有土炕的住家仍在使用。 且末县的花毡制作工艺包括压花毡、印花毡、绘花毡与贴绣花毡等多种,其纹样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种类繁多,因地区...
查看更多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缂丝是苏州的一种古老丝织技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缂丝织造技艺主要是使用古老的木机及若干竹制的梭子和拨子,经过“通经断纬”,将五彩的蚕丝线缂织成一幅色彩丰富、色阶齐备的织物。这种织物具有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因此得名“缂(刻)丝”。 南宋苏州缂丝业已有辉煌成就。自明代始,缂丝技艺在苏州市区及周...
查看更多
宋锦织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唐宋时,苏州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明清时期,苏州又有著名的苏州织造府,其宫廷织造和民间丝织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 苏州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历经各时代的发展,织锦技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南宋时,苏州成立了作...
查看更多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宜兴紫砂陶...
查看更多
1
21
22
23
24
25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