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57)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7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5)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数字手段助力非遗教育进校园
2019.02.1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传统非遗原有生存环境逐渐消失,急需借助现代科技、传媒、创意等手段,为其注入新的养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让非遗插上信息化翅膀进入学校,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使承载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
的非遗实现代际传承成为可能。在全国众多非遗进校园开展得较好的学校里,已经尝试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非遗传播传承的效率,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借助数字手段接触非遗成潮流上海师范大学...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要在转化上做文章
2019.01.29
论坛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概括起来看,从认知到实践,到今天可以说进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需要认真探索总结。之所以强调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是要客观系统地认识中国非遗发展的内在规律,认真解决好非遗发展过程中的抢救、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看点上,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非遗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地位;三是必...
查看更多
以更高标准谋好文化生态保护新篇
2019.01.14
论坛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个《办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切实增强文化生态区建设发展的政治责任感、现实紧...
查看更多
非遗堪当城市“金名片”
2019.01.11
论坛
1月6日,一组反映泉城非遗酿酒工艺的雕塑亮相山东济南泉城广场。雕塑集中展示了古代人民用泉水酿酒的过程,包括取水、拌料、蒸馏等,形象栩栩如生,吸引了过往游客纷纷驻足拍照。作为济南的“城市会客厅”、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泉城广场每天人流量巨大,传播力不言而喻。能在如此繁华的地段得到展示推广,并且获得游客喜爱,凸显了非遗作为城市“形象大使”的特殊价值。此前提起非遗,人们脑海中多会涌现草编、剪纸等乡土气息浓郁的形象,这些老手艺似乎与现代城市并无交集。诚然,改革开放以...
查看更多
专访吕品田: 时代变革中的价值洞察与实践把握
2019.01.10
论坛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细微的民众生活和宏观的社会图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改观经济面貌的同时,“改革”与“开放”的社会导向和生机活力同样展现于美术领域,催生了如今更加繁茂的艺术生态。作为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工艺美术以及更加生活化的民间美术,在这40年中的发展或存续状态,集中反映了
传统文化
和传统美术的当代运行。《美术观察》策划“我与中国美术这40年”选题,邀请每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该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轨迹...
查看更多
实践:民俗学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关键词
2019.01.10
论坛
从格林兄弟到钟敬文等先贤所开创的经典民俗学,强调对文化事象的识别、理解与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保护与继承发展。在这样的学科定位中,文化被视为社会之外的自足体,可以独立于人类行为与实践之外存在。近年来,一些人类学家仍然秉持这种看法,认为文化只能是观念性的存在,仅指“群体信仰及支配该群体行为的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不恰当的,因为文化本身就已经是“非物质”的,社会实践不应是题中之义。与此相反,民俗学者却开始探讨民俗研究的实践性转向,认为非物质...
查看更多
听指间泠响 赏绝世藏琴——关于《中国古琴珍萃》
2019.01.08
论坛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
传统文化
的瑰宝。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传统审美特征。其音形俱美,集诸多高雅品性于一身。其音中正平和、醇和淡雅、清亮绵远;其形娴雅端庄、精整富丽、古意盎然。所以,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作为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共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共发展,成为灿烂的中国
传统文化
中那颗耀眼的星。古琴与其他传统乐...
查看更多
专访北京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姜婷婷
2019.01.03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姜婷婷,现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书写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新篇章
2019.01.02
论坛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是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40年来,在非遗保护领域,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众所周知,非遗的...
查看更多
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传播问题探析
2018.12.27
论坛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
传统文化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也是极其华丽的乐章。文章阐述了非遗的内涵,指出了现阶段非遗传承传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承人青黄不接,产业化运作不足,传播手段比较单一滞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必须能够被共同体成员接受,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了文化认同,才会自觉参与其中。 新媒体 非遗传承传播 问题与展望 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1
51
52
53
54
55
1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