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搜索
论坛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原会长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
查看更多
论坛
      “我们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重新出版注释四书五经,举办木偶大赛、成立‘感恩文化委员会’并举办系列活动等,就是要通过诸多尝试,寻找一条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最佳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丽丽谈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仅有思考更有实践。    冯智军: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近期推出系列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杨丽丽:自中共中央办公...
查看更多
论坛
第1707期文化产业评论:对于中国非遗价值的理解,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文化传承价值维度;产业经济价值维度;国家文化战略价值维度。中国非遗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三大关键驱动力:科技驱动力;金融驱动力;设计驱动力。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重要财富宝藏,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接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力和创造力,代表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
查看更多
论坛
      时间:2017年7月20日上午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   主持点评人:苏日娜教授   记录:蒋海军   供图:马千里 ,蒋海军   7月20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做了题为《政府学界民众在二十四...
查看更多
论坛
    时间:2017年7月20日上午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  主持点评人:苏日娜教授  记录:李广  供图:马千里  2017年7月20日上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以价值观为导向,介绍和解读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乡土社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讲座第一部分以村落文化的价值为题,从三个方面对其展开了讨论:人与自然和社会组织,人与社会和价值观念,以及道...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贾凡,蒙古族,副研究馆员。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吉祥,研究馆员,历任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辽宁省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艺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现任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从汉代开始,经过精英阶层和农民阶层的双重建构,已发展成为中国特有的时序体系,不但是科学的时间节点,更是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时间指针,在自然的发展规律和人的生命节律之间,取得了一种交织的平衡,因此,又被称为“抽象化的简明物候历”。它包含简短的48个字,与其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主动创造,毋宁说是大自然自我循环的内在选择,体现出...
查看更多
论坛
    近年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短语备受关注。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层面下发的以促进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政策文件中,与戏曲艺术直接相关的,莫过于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7年的春夏之交,中央各部委又相继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
查看更多
论坛
2016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2015年12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及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十三五”规划,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的现状认知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思路更为清晰。 2016年,在国际层面,“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