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7)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9)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1)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医药战疫(之四)| 他们“千方百剂”守护你的平安
2020.02.19
专题报道
连日来,各地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取得初步成效的捷报陆续传来,为疫情阴云笼罩下的全国人民提振了信心,也为战胜疫情带来了曙光。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医药也因此一度升温,再次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传统医药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的数次瘟疫中,我国传统医药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此次疫情中,分散在祖国各地的传统医药人同样没有缺席,他们第一时间投入抗疫一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查看更多
湖南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千方百剂”助抗“疫”
2020.02.18
地方新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门类,传统医药被进一步应用到疫情的诊疗防控中。连日来,湖南省各地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治方面的优势,运用世代传承的国医遗产,积极制定中医药预防、治疗方案,熬制、赠送中药汤剂,“千方百剂”战疫情,守护美好家园。 湖南不少中医院和中医药企业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如:岳阳市中医院就是省级非遗项目中医...
查看更多
非遗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0.02.17
专题报道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我印象中的刺绣就是这样:女子端正坐着,用绣针轻挑慢捻地细描着图案,一针一线在其间来回穿梭。绣出来的花鸟鱼虫,山水人间是女子的灵巧心思和寄情所在。 事实上,大部分人除了在小学课堂的手工课中歪歪扭扭的绣过一些不成样子的图案外,长大后再也没碰过绣针了。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似乎也只存在于历史课本和旅游纪念品商店里。 如今,现代人的生活被忙碌...
查看更多
湖南非遗传承人创作40余部(件)作品助力疫情防控
2020.02.11
地方新闻
为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连日来,湖南省14个市州的非遗传承人积极行动起来,用花鼓戏、皮影戏、祁剧、剪纸等形式,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抗“疫”作品40余部(件),在各大媒体平台及社交圈广泛传播,有力宣传了防控举措,为打赢防疫阻击战鼓劲加油。 省会长沙,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老中青演员创作《携手待凯旋》《无双国士钟南山》等7个花鼓戏小视频,宣传疫情防控,歌颂防疫英雄。长沙推出弹词《莫到长沙来打卡、疫情过后君再来》、剪纸《抗疫》《捐赠...
查看更多
年画“圈粉”路在何方
2020.02.04
专题报道
“如果年画进行创新,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年画?为什么会喜欢它?” “我觉得你一定不是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多喜欢‘
传统文化
’。”…… 这是一次有意思的采访。当记者对远在广东佛山的一位“90后”孙璐璐抛出这样的问题时,就被“呼之欲出”的代沟感震得“花枝凌乱”。自认为通过工作接触,已经潜入“00后”的审美世界,而又得以在众“90后”同事的熏陶中了解了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但这次的采访才让记者发觉,过往一切认知都只是皮毛。 孙...
查看更多
指尖乾坤——江苏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织染绣技艺展在澳门举办
2020.01.23
要闻
“金猪辞旧岁,子鼠眷新年”。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期盼已久的“指尖乾坤—江苏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织染绣技艺展”1月21日在澳门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著名卢廉诺公园春草堂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协办。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
查看更多
非遗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国传媒大学成立
2020.01.21
要闻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中的作用,创新新时代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与方法,促进非遗当代价值的传播、实现和增值,国内首个非遗传播研究中心(ICHC)于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 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和“艺术”两大学科特色,结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在文化传播、艺术管理、文化规划、创意设计、遗产保护、艺术策展、文化法治等方向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通过研究与实践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交流、教育普及和...
查看更多
大寒至,一岁终——让二十四节气“活”起来
2020.01.21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以历法、谚语、歌谣等形式广为流传,在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二十四节气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哪些新的应用?如何...
查看更多
湖南启动2020年春节“我来学手艺”非遗体验展
2020.01.21
地方新闻
孩子们在现场体验竹编技艺 孩子们在现场学习剪纸 近日,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乐享非遗·美好生活”2020年春节“我来学手艺”湖南非遗体验展暨中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湖南省文化馆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邀请女书习俗传承人李爱莲、凤凰竹编传承人李元跃、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钟星琳、剪纸传承人刘志敏等带领孩子们进行各种有趣的非遗体验活动,现场还有长沙弹词、变脸、花鼓戏、相声...
查看更多
河北举办“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
2020.01.19
地方新闻
原标题:“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文化展示活动 精彩纷呈 年味十足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为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部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文化展示活动,于2020年春节(1月18日—20日,腊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元宵节(2月7日—9日,正月十四至十六...
查看更多
1
281
282
283
284
285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