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之十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2019.01.31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窗口,将...
查看更多
吉林:非遗保护与传承卓有成效
2019.01.31
专题报道
2018年12月28日,中国·查干湖第十七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现场举行了“祭湖·醒网”仪式、文艺表演、头鱼拍卖等一系列活动。神奇壮观的查干淖尔冬捕习俗项目早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传承与生产、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吉林省地处东北亚腹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中华北方各民族在这一区域繁衍生息,农耕牧猎,同时也不断相互征战、流动,地方政权交替频繁。近现代,这里又是流民大迁徙的目的地,地域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
查看更多
年画如何走进新年俗场景
2019.01.30
专题报道
年画的题材越来越接地气,图为反映当代人生活的年画作品年画题材工艺品年画作品《竹报平安》年画传承人在制作年画贴近时代的年画作品《明镜高悬》非遗进校园:小学生在展示自己制作的年画作品1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传统年画精品展在北京开展。这些年画为首都人民的春节生活,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过年贴年画,曾是中国人古老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年画开始淡出国人的春...
查看更多
黑龙江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019.01.30
地方新闻
记者1月29日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优秀
传统文化
,黑龙江将在未来3年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黑龙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强调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在加快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重要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同时,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保护力度,重点打造罗西亚大街、中东铁路建筑等一批反映地域文化的文物精...
查看更多
中华老字号走进故宫过大年
2019.01.29
要闻
1月28日,“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在故宫揭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宣布展览开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山东省副省长任爱荣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的支持,来自山东、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10个省(市)以及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50家单位参加此次活动。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探索文化创意的创新方式,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人们在紫禁城内外...
查看更多
年画重回春节,致敬中国传统工艺
2019.01.29
专题报道
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始于古代的“门神画”,蕴含着“表吉祥、志喜庆”的寓意,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值此新春佳节,为助力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活动承办方中国手艺网与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市场部联合策划推出“年画重回春节”微信小游戏,通过趣味的年画拼图玩法,让玩家可以享受一场包含祥瑞吉庆色彩的文创视觉盛宴,了解全国不同地域的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寓意。首页“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
查看更多
新疆:非遗年俗贺新春
2019.01.29
专题报道
虽说新疆迎来新一轮严寒,但阻挡不住人们对新春的企盼。伴随着欢快的锣鼓,由新疆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六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遗年俗展”,1月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拉开大幕。与此同时,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丝绸之路滑雪场也启动天山南北贺新春非遗年俗展活动。阿勒泰、喀什、哈密等新疆14个地州(市)也同时开展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系列活动,以此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冬季旅游发展...
查看更多
多彩非遗活动,让年味儿更浓——“金猪贺岁,书福迎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回眸
2019.01.28
地方新闻
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散落在田间地头的非遗项目也因各类展示展演活动的举办慢慢走进现代生活,掀起了一波又一波
传统文化
热潮。“捏面人”“写福字”“剪窗花”“画糖画”“扭秧歌”“看小戏”……这些记忆里的年俗年趣儿,在传统的手艺绝活中鲜活起来,勾起了人们心目中最为浓烈的年味儿。1月26至27日,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承办的“金猪贺岁,书福迎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文馨苑小剧场及其附属展示空间成功举办。作...
查看更多
要传承也要创新 探索中华老字号发展新路径
2019.01.28
专题报道
1月22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和《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举办的“振兴中华老字号路径探索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工信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老字号品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振兴策略、助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老字号”是指年代比较久远,有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良好声誉和
传统文化
内涵的老商号、老品牌。目前,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中华老字号是好品质、好技艺的象征,是工匠...
查看更多
“遇见年轻人”让
传统文化
更有生命力
2019.01.28
专题报道
近五成国家级非遗手艺、超七成(近800个)中华老字号登上淘宝,去年淘宝用户人均购买非遗、老字号商品超过2件,五成用户购买金额超过300元,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七成,年轻一代已成为
传统文化
消费的主力军……据新华社报道,新华社瞭望智库日前举办的“振兴中华老字号路径探索研讨会”上,一组新近发布的
传统文化
消费数据引发了与会者热议。在不少人的印象中,
传统文化
消费总体上已呈现衰微之势,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一些非遗手艺及其产品,不少人感觉似乎已经到了...
查看更多
1
316
317
318
319
320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