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佳节又重阳——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2016.10.09
专题报道
重阳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故曰重阳。重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唐时诏令为节,现为天下华人之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在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比利时:让手工艺在生产流通中活态传承
2016.10.08
专题报道
比利时巧克力制作师正在手工制作巧克力比利时“手工业者日”一家玻璃工艺品作坊向公众免费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不应墨守成规,而是以能够体现当代精神、富含美学价值的工业创造,在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需求的同时,实现保留本土化传统的生活理想。比利时通过政府、民间、商业三股力量,助推传统手工艺在生产和流通中获得活态保护与传承。 政府:承认从业者和企业的合法地位 2013年12月13日,比利时联邦政府部长理事会通过了中产阶级、企业家及中小...
查看更多
老戏曲 新魅力——湖北“戏曲进校园”成优秀文化传承“大课堂”
2016.10.08
专题报道
开学伊始,湖北孝感的学生们向戏曲演员学习基本动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艺苑新事·戏曲进校园】 开栏的话: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载体。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出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一年来,戏曲正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校园生活中。当古老戏曲与莘莘学子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今日起,本网推出《艺苑新事·戏曲进校园》系列报道,展现“戏曲进校园...
查看更多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北京大学和青春版《牡丹亭》的故事
2016.09.28
专题报道
图为昆曲演员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程上表演《游园惊梦》片段(供图: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四次来到北大。 11年前,青春版《牡丹亭》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2005、2006年,在台湾作家白先勇和北大资深教授叶朗的策划下,青春版《牡丹亭》受到热捧,排队购票者络绎不绝。“站在2016年往回看,我们会发现,昆曲在校园的传承与传播,对于昆曲的发展至为重要...
查看更多
返本开新 融入生活——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综述
2016.09.28
专题报道
清华大学研培学员蜀绣作品《锦上云彩》(摄影:马婕)新疆哈密工作站的刺绣耳机本报记者(摄影:王学思)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研培学员作品《苏绣团扇》 (摄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观众在观赏传统工艺精品展 (摄影:王学思)观众体验皮影戏 (摄影: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服装T台秀现场 (摄影:赵冰心) 十二大重点板块,近千项国内外优秀非遗项目,1.5万件非遗作品,4.5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48万余人次到场参观,4000余万元的交易额……9月21日至25日...
查看更多
“我们为非遗做直播”——记清华美院暑期非遗回访活动
2016.09.27
专题报道
龙宇(右一)在直播 “直播”是近两年的网络热词,越来越多的网络达人通过直播平台展现才艺、和网友分享好玩儿的故事或产品。那么,“直播”和“非遗”之间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个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非遗进清华”的延伸 今年暑期,在文化部的倡导下,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延伸,清华美院非遗项目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传承人回访活动。考察团兵分七路深入江浙、湘黔、川渝、陕冀等地的传统村落,寻访曾在清华...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闭幕
2016.09.26
其他新闻
9月25日上午,历时五天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闭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本届博览会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西部文博会非遗传人“各显神通” 来感受
传统文化
之美
2016.09.26
专题报道
9月9日至12日,第八届西部文博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博会上进行展演展示。广东舞狮、陕西老腔等精彩的演出及各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手工艺让西安市民领略到
传统文化
的魅力。 在本届西部文博会专门设立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区。25岁的贵州六盘水苗族姑娘熊兆美点亮蜡烛,用不同大小的刀蘸蜡后在布上作画。在她的刀下,《年年有鱼》、《鸟语花香》等传统蜡画精致呈现。熊兆美从小跟着外婆、妈妈画蜡画,传到她已经是第7代了,熊兆美是当地最年轻的蜡画传...
查看更多
中外专家齐聚济南 共议传统工艺振兴——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振兴论坛”圆满落...
2016.09.23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先生主持论坛参会领导、专家聆听报告人发言 本网讯 2016年9月21日至22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的“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作为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学术板块的重要内容,以“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为议题,邀请与会者共同探讨传统工艺振兴的理念、路径、对策,交流分享近年来传统工艺...
查看更多
第四届非遗博览会专题展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成果展
2016.09.23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成果展 本次博览会首次设立学术成果展版块,以“学术研究与大众生活”为主题,向社会公众集中呈现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丰富成果,特别是利用当今先进技术保存、保护、利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首次面向社会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信息平台”、“中国记忆——中国
传统文化
艺术基础资源数据库”。 展区设有与儿童阅读结合的互动式中国民间故事绘本,以及与在线教育、国际教育结合的
传统文化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1
389
390
391
392
393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