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2012.08.20
其他新闻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中国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论坛”19日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五大名窑大师就中国艺术陶瓷的创作现状、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研讨。 陶瓷制作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宋代被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技艺炉火纯青。 此次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展出当代精品近50件,包括汝窑朱文立、孟玉松,官窑郦越宁,哥窑徐朝兴、徐定昌、陈爱明,钧窑孔...
查看更多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进京
2012.08.16
其他新闻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进京 由北京民族文化宫、贵州民族文化宫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今起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傩文化展览。展览分为“傩的历史”、“傩戏艺术”和“傩面具艺术”三个单元,共展出各式珍贵的文物近500件,包括傩戏表演时使用的傩案、法印、铃铛、牛角枚等道具和古朴精致的傩戏服装,以及来自藏、仡佬...
查看更多
留下“过去时” 记录“现在时”
2012.08.13
专题报道
留下“过去时” 记录“现在时”——以“花儿”保护为例谈建立非遗博物馆(数据库)的必要性 王文韬 民歌跟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和所处的时代是不能分割的,流行于甘、青、宁、新四省区的花儿,就是发自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讴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儿所依存的
传统文化
空间已不复存在,致使“花儿的文化内囊渐空,内涵缺失”。为使花儿的生命得以延续,大家想了许多办法,笔者以为,为花儿建博物馆(或数据库),对花儿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收集、梳理与研究,将花...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昆曲继往开来的艺术盛会
2012.07.19
专题报道
当代中国昆曲继往开来的艺术盛会——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综述 六月的江南,荷香四溢,景色迷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于2012年6月29日至7月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隆重举行。在为期九天的活动期间,有来自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浙江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剧团全国七大昆剧院团和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校、苏州艺术学校、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的新一代昆曲传人竞相登场...
查看更多
口传文化保护遭遇技术瓶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保护时代
2012.07.09
专题报道
口传文化保护遭遇技术瓶颈,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保护时代 佟文立 文化与科技融合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今年5月17日,由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12个单位组成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通过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虽然《纲要》至今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在5月7日公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已经列明了一系列与科技相关的“重点工程”,其中以“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的科技含量提升尤为具有“新意...
查看更多
昆曲专家叹传承难:"百戏之祖, 最要紧的是抢救"
2012.07.05
专题报道
昆曲专家叹传承难:"百戏之祖, 最要紧的是抢救" 2012年6月29日,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昆剧爱好者、研究者和曲艺工作者齐聚昆山,在昆曲的发祥地共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盛况。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昆剧节期间举办的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坦陈昆曲繁华背后传承发展的种种忧虑。 《长生殿·小宴》剧照。 81岁的中国昆曲研究会名誉会长丛兆桓告诉记者,1956年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引起轰动,“一出戏救活昆曲...
查看更多
非遗大展“京味儿”满满
2012.06.13
专题报道
非遗大展“京味儿”满满 “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次大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播,营造浓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达到广泛深入开展保护、传承、利用优秀
传统文化
的目的。 此次展览的内容包括: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别项目的展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项目的室内展演;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
2012.06.11
专题报道
十七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2012年1月31日,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2008年2月26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专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重庆市川剧院徐超等展示川剧特技“变脸喷火”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流传在新疆的蒙古族舞蹈《少女萨吾尔登》 《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
查看更多
致意,以青春的方式面对传统
2012.06.11
专题报道
致意,以青春的方式面对传统 刘 璐 非遗学社的学生们在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家香。非遗学社的学生在采访土家族歌手刘开南蛋雕艺人陈洪根向大学生现场授艺。非遗学社的学生在学习汉绣。 牵挂“非遗”的,不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 荆楚大地上,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的是追寻与守护烙有民族记忆的文化方式——她可能是一段遥远的传说、一张灵动的剪纸,或是一方烂漫的刺绣、一句传唱了千年的山歌…… 大学生的田野调查,也许并不周全,甚...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讲座周、非遗典籍记忆系列展在京开幕
2012.06.09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开幕 本网讯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提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在2012年6月9日——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之际,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
查看更多
1
410
411
412
413
414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