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7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主办的2019—2020年度“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在北京启动。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加强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16日,在第七届非遗节动员部署会暨四川省非遗保护管理干部培训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171个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这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继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公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后,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为更好贯彻落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进“非遗之旅”创新理念落地实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非遗体验基地的命名,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灵山镇中心小学八音队在排练(摄影:枉源)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流传千年的海南八音,记录着当地人的点滴生活,承载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但在传承过程中,海南八音也面临创作人才匮乏、如何创新等非遗共性问题。 为了留住这份文化之音,从提供排练和演出场所到开办校园培训班,当地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以期让海南八音经久流传,声声不息。 在很多海南人心里,海南八音是一种特殊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在赤峰博物馆,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 《格萨(斯)尔》是蒙、藏两个民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是蒙、藏人民智慧的结晶。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被...
查看更多
访谈
“说实在的,我说的水平多高吗?我觉得我的老师比我高,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当时文艺舞台不那么繁华,《岳飞传》一播出去,大家就都听到了;地利,我是个北方人,北方的普通话,不管南北都听得懂;人和,评书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太大,适合中国人听。得益于这几个优点,我占了便宜,走到今天我还得感激观众,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培养。”——刘兰芳 出身曲艺世家 我的家庭是曲艺世家,我...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鲜活的经验和智慧的精华往往潜藏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保护。笔者从保护传承人的视角,从完善传承人培养、认定、保护机制等五个领域来全面思考保护传承人。分析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冲击下传承人迎接新挑战的方法以及政府、研究学者和老百姓在保护传承人中的作用等问题,逐一针对当下保护传承人的棘手问题,提出了既要防止碎片与教条,又要避开传统去谈创新发展来保护传承人的策略。 [关键词]中...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要求,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在集中学习结束后,对各期研培班学员开展回访,进一步了解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现状和实际需求,评估教学效果,改进课程设置,总结研培经验,加强与学员及所在社区的交流互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遗研培基地负责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传东教授带领培训班班主任尹怡朋等一行对青岛部分非遗培训班学员开展了回访工作。 6月20日上午,回访组一行赶往青岛市城阳区对中国锲金画非遗传承人辛学远及其父亲...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的通知 办非遗发〔2019〕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47号),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7期:2019年6月24日—7月7日 本期信息一览: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启动 ▲ 第二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北京举办 ▲ 京津冀特色非遗展演...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端午节习俗传承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人类价值的共同性,其多样性传统源于生活基础上的文化调适和包容性发展,端午节习俗传承体现了中国人基于民族、地方传统的自豪感,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端午节习俗;传承;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6ZDA1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850011...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