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0)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6.16
论坛
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老艺亡后继乏人,绝不止是传承人个体的悲剧。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国人对待民族
传统文化
遗产的认识态度出了问题。对文化价值观出现的倾斜和误判如不矫正,将危及国家文化主权。 反省现代化:让文化激进主义回归理性 “都是些封建糟粕,要在过去都是要大加批判破除的。现在能让它...
查看更多
为什么非遗火了旅游 失了原真文化?
2009.06.16
专题报道
为什么非遗火了旅游 失了原真文化? 如果说文化遗产糟粕论和价值虚无论者在保护非遗行动上表现出的是一种不重视、不作为,而单单偏重非遗商品价值的某些地方政府和商人又表现出某种乱作为。近年许多地方一味奉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少写进党委政府红头文件),在掠夺式旅游开发和过度产业化包装热中,部分非遗沦为功利性工具,其文化本体功能反被屏蔽。乱作为同不作为一样,都会给文化遗产事业永续发展埋下祸殃。 半月谈记者 周清印 李怀岩 蔡玉高 火了旅游,失...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还缺了点什么?
2009.06.16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还缺了点什么? 6月13日是中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从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到北京、上海等地的文物古迹开放参观,一股“文化遗产热”扑面而来。不过,一天的“热闹”很快过去,长期参与推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各地专家学者仍心存一丝隐忧:“文化遗产日”还缺了点什么? “中华元素”的内涵有待再思考 “中华元素”究竟是什么?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缶”和“卷轴”,还是中国人日常使用的筷子和瓷器? “文化遗产日”当...
查看更多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2009.06.16
其他新闻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6月13日“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对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近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2009.06.15
论坛
“非遗”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1日开幕,这一届“非遗节”的主题是“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非遗节”期间举办的天府大巡游等活动,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让人们再次思考如何更好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07年在成都参加首届“非遗节”,两年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关注过程中,笔者欣喜地看到“非遗”保护日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查看更多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科学性
2009.06.12
其他新闻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科学性 在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星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重科学性,尤其要防止开发性破坏。 在何星亮看来,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表现在:一是某些古老的村落被确定为保护区之后,便进行过度的旅游开发,修建许多与村落不协调的旅游服务设施,严重影...
查看更多
云南非遗保护之路
2009.06.12
论坛
云南非遗保护之路 ――访省文化厅副厅长熊正益 我省民族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多年来,我省在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民族
传统文化
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各族人民创造了...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民歌”保护初显成效
2009.06.12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民歌”保护初显成效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化局了解到,2008年以来,怒江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2006年,傈僳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怒江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长管云东介绍,近两年来,怒江州重点开展了傈僳族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200...
查看更多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2009.06.12
论坛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记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调查发现,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难见经济效益,“非遗”保护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夏、福建等省份近年来开始探索通过“非遗”进校园、将“非遗”技艺编入教材,探索“非遗”的校园传承保护模式。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一剂良方? “非遗”保护尝试校园模式 京剧走出了“非遗”校园传承保护模式的重要一步。今年3月,教...
查看更多
2009“BMW中国文化之旅”蓉城再启征程
2009.06.11
其他新闻
2009“BMW中国文化之旅”蓉城再启征程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以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组成部分,2009“BMW中国文化之旅”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发车及捐赠仪式。今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以“永不磨灭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将深入挖掘灾区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充分展示震后一年中灾区人民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对部分项目进行捐助。同时,此行还将探索积极应对灾难、恢复文化生态...
查看更多
1
693
694
695
696
697
7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