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7   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搜索
论坛
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应秉承的原则顾 军   苑 利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范畴举例中,无形文化遗产大致被分为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工艺技术,以及人类生产知识与生活知识等六个方面。对于除节日之外的其他文化事项的保护,大家谈论有余,且有相当部分已经付诸实践,但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我们尚无更多的理论探索,更无成功的经验可言,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问题。  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现行的传...
查看更多
论坛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和今天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一、法国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  无庸讳言,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  法国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梅里美《历史性建筑法案》颁布于1840年,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此后,1887年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即《纪念物保护法》。这部法律明确重申了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与标准,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管理委员会,负责作...
查看更多
论坛
把民族民间的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周 星(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  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中国文化知识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提出了“抢救”和“保护”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的任务。为数众多的学者和知名人士大力呼吁,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和政府异乎寻常的快速响应。眼下,有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国家项目和财政预算,已经和正在积极地落实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论证、部署、学术研讨和试点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本文试图讨论和指...
查看更多
论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刘魁立  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原则,从整体上加以认识,在整体上进行关注和保护。从这一原则的视角出发,我提出如下6点个人体会,以就教于各位专家。一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反复修正、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发布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查看更多
论坛
韩国的文化保护政策:无形文化财与它的持有者[1]【韩】梁锺承(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研究官)李斯颖 翻译 苑 利 校对  本研究旨在探讨韩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在民俗事象与民间艺人方面的执行情况,特别是二十世纪韩国民俗及其与韩国《文化财保护法》的关系问题,以及这项法律对目前正在“被保护”的项目的影响。  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这种指定保护对于民俗艺人及其表演的影响,本研究还将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由《文化财保护法》而派生出的文化政策;其二,重塑传统的文化策略。他们这...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概述吴祚来 王徽一、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  我们不仅要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并且要明确合适、科学的方法、方式是保护我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保证。面对文化遗产首先是请有关专家研究、鉴定,审定其文化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其次就是选定一种合适的保护方式。一些地方之所以把文化遗产保护得不伦不类,甚至在保护中破坏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变质变味,成为与文化遗产无关的没有人文内涵的新景观,通过对众多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方...
查看更多
论坛
以人为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 吴文科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其第25次大会上通过《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建议案》(又译《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到1993年该组织执行局在其第142次会议上作出决议,建立“人类活财富”(“活的文化财产”)制度,再到该组织于1997年11月在第29次大会上通过关于宣布“人类口头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在第154次执行局会议上将其表述修订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刘锡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  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普及和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我们习惯说的“民间文化”的文化性质问题,日渐成为参加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特别是领导者组织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试作下文,还望专家批评教正。◎文化理论的滞后及其后果  关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以至消亡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管理及操作规程乌丙安  当前,在中国全面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经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39个保护项目的试点已经由国家批准立项进入执行任务和具体操作的工作程序。由于整个工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各省区参差不齐的不平衡状态,因此,在反复不断地提高各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认识的同时,具体指导所有试点项目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严格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就成为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怎样实行严格的科学管...
查看更多
论坛
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旅游发展 刘茜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中国在短短20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落后封闭到初步走向现代化的飞跃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继续进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