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重要论述
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王晨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全社会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 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查看更多
论坛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门独立画种,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曾在稳定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凝聚力和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的“版印春秋——中国美术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从馆藏作品中精心遴选出120余件纸本年画和部分原版,以“神祇”“愿景”“节令”和“戏出”四个主题展现年画艺术丰厚的历史文脉及其与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从雕版印刷的视角,挖掘年画艺术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惟妙惟肖的凌源皮影,到诙谐幽默的东北二人转;从欢天喜地的复州鼓乐,到古朴神韵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漫步辽宁,一项项非遗承载多彩文明,连通民族血脉深情。多年来,辽宁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蓬勃发展,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保护传承机制有效运行,活化实践方式日益丰富。 “非遗+”融入生活形成当代价值 为了留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辽宁省自2005年起便着手开展相关保护工作。近几年,辽宁实践“两创”方针,逐步形成“非遗+”发展新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展示非遗事业发展成就、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业界交流合作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意义。今年,聚焦“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各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了近万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这些活动遍布城乡各地,融入各类场景,线下线上联动,吸引广大民众和海内外游客感受非遗里的魅力祖国、美丽中国、尽责大国,亲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亲身感受非遗在新时代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百姓民生的生动实践,共享共创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充分认知非遗赓...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太行水镇举行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在铿锵有力的常山战鼓鼓点声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梁建增,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那书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才,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闫继红为开机揭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千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青海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圆满落幕。全省上下紧扣“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的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了147项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涉及各级各类非遗项目600项,非遗传承人千余名,惠益群众达300万人(次)。活动呈现四个亮点。 西宁市中心广场主会场活动,全方位打造非遗消费和体验新场景,举办“青海非遗大集”活动。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攻克儿童血管连接难题的血管间断缝合法和潮绣里的“钉金绣针法”有何异曲同工之处?充满力量感的传统英歌凭借何种魅力让潮汕人爱到疯狂?一口正宗的潮州工夫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人间烟火与生活哲学?对身体柔韧性和力量要求很高的“叶问蹲”竟然属于咏春拳中难度最低的A级动作?纯靠裸眼书写的陶瓷微书有多精细? 南海之滨、南岭以南,独具粤地风情的多样非遗,总能引发人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带来别样的惊喜。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更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评选活动于6月10日正式启动,活动专题页将于7月1日在南方+客户端正式上线。 “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评选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负责人、非遗行业投资者和管理者、非遗艺术家、非遗研究者、非遗传播者、非遗公益大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琼岛非遗正青春 当旅游邂逅非遗,二者会擦出什么火花?不仅催生出更多富有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供给和旅游业态,也激活了更多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让非遗资源被更好地保护利用。 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海南省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150余场“线上+线下”非遗宣传系列活动,让“非遗之花”在全岛绽放。让我们伴随椰风海韵,在游景区、看表演、吃美食中去探寻海南非遗中蕴藏的文化之美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壮族三月三”、苗族芦笙斗马节、侗族多耶节、柳州奇石节、田东芒果节……从春到冬,从南到北,八桂大地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多姿多彩,区域特色节庆包罗万象。这些节庆活动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富有民族风情,有的形成了强大的产业。 近年来,在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守正创新,出台有力措施,挖掘民间传统节庆、产业节庆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旅融合,节庆经济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 多元共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