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地方新闻
活动现场 10月22日,第二届“惠民文化节”——河南省首届传统武术文化展演活动在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举行,来自全省15个省辖市31支代表队的461名传统武术爱好者、非遗传承人齐聚嵩山少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精湛的功夫技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功夫大秀。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登封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宏伟,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柴春晓等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王飞对展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19日晚,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中央音乐学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非遗之夜”(以下简称“非遗之夜”)在昆明海埂会堂精彩上演,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轮番登场,为现场的观众带去了一场非遗的“饕餮盛宴”。 “非遗之夜”汇集了云南精品非遗项目,共分为《七彩之美·风采云南》《美轮美奂·吉祥云南》《同心同梦·美丽云南》三个篇章,全面...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 2023年10月12日,广受瞩目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其中的重要板块——非遗成都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回顾与探索”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非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多侧面多角度展开学术探讨,并分享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配合论坛主题还举办了“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与应用”与“黄河文化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个分论坛。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主办方的赞许与业内的认可。近期,我们...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20日,在第十一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期间,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宣城宛陵湖文化广场开幕,来自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以及宣城市的100个非遗项目在这里展出。现场百余位非遗项目传承人与宣城市民跨越空间距离,开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使广大市民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一睹长三角城市非遗风采。 第四届长三...
查看更多
为第六届山西文博会浓墨添彩
地方新闻
10月19日晚,第六届山西文博会分会场——山西大剧院掌声雷动、气氛热烈,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西省稀有剧种精粹展演”成功举办。晚会紧紧围绕本届文博会“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主题,为省城人民献上一台艺术盛宴。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吉福观看演出,并对进一步保护传承山西省稀有剧种提出要求。 耍孩儿及北路梆子戏歌《千古一塔》  本场演出的节目从山西省首届稀有...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20日晚,江苏淮安里运河畔清江浦1415文化街区,戏韵悠悠,美食飘香,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运河城市非遗盛会——第六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暨淮安文化旅游(港澳)推介活动精彩启动。一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盛会,一场文化与生活相映的佳宴,拉开了为期3天的大运河“非遗嘉年华”盛会帷幕,吸引八方来客、四海宾朋。 本届非遗展以“多彩非遗 乐享生活”为主题,传承过去五...
查看更多
重要论述
编者按 2023年10月12日,广受瞩目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其中的重要板块——非遗成都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回顾与探索”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非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多侧面多角度展开学术探讨,并分享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配合论坛主题还举办了“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与应用”与“黄河文化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个分论坛。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主办方的赞许与业内的认可。近期,我们...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20世纪上半叶的各种“劝学”“劝捐”“戒缠足”等带有“革命意味”的歌谣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呈现出巨大的生长潜力。随着时代发展,特定文化场域推动了红色歌谣的传承及发展,特别是在非遗话语引入之后,非遗保护视域下的红色歌谣中对革命生活及情感实践的描绘,被广泛运用于非遗叙事及实践活动之中,转化为构建文化认同的有效资源。近年来,红色歌谣中所呈现的民众生产、生活及精神领域的鲜活体验及“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以高度包容性的框架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23日上午,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重要组成活动“非遗+旅游”推介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本次推介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要守正创新、活态传承,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