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跨境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活动在北京举行
2023.03.20
要闻
3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三场《跨境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一级巡视员马盛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欧建平、原副所长江东、副所长卿青、一级演员张宜秋、资深研究员王宁宁、研究员金浩,以及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李北达教授,中央民族大...
查看更多
做大做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非遗品牌的潍坊实践
2023.03.20
专题报道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一门以金银为原材料制作首饰的传统工艺,由原始的金属工艺(如商周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而来。老潍县(潍坊市区解放之前的旧称)在清代中后期发展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民间流传有“九千绣花女,三千砸铜匠,十万织布机”之说,“砸铜匠”指的就是首饰制作艺人。20世纪中期,传统老潍县首饰作坊逐渐消失,万人以上从业者转作他业。进入21世纪,在昌乐蓝宝石矿发现后,宝石镶嵌加工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手工艺人加入首饰制作行业,再次拉动了金银细工制作...
查看更多
甘肃非遗工坊:传承古老技艺 描绘幸福生活
2023.03.20
专题报道
庆阳香包在旅游展上进行展销(摄影:罗赟鹏)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甘肃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的案例入选。在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3名“优秀生”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不断释放甘肃文化力量。 “小香包”里“大文章” 庆阳香包造型丰富、图...
查看更多
2023非遗品牌大会即将隆重启幕
2023.03.19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17日上午召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非遗品牌大会”将于3月23日至3月25日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办。据悉,本次非遗品牌大会以“坚持守正创新 擦亮非遗品牌”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面向全国 盛邀各界共谋共享 源于广州,面向全国,非遗品牌大会已连续举办四届。2023年,非遗品牌大会以建设全国最大非遗品牌展示传播交流平台为目标,广邀全国非遗品牌、非遗工坊、非遗传承...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湘西苗绣:让妈妈回家
2023.03.18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湘西七绣坊非遗工坊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湘西苗绣设立。工坊通过湘西苗绣技能培训、传统技艺研究、非遗生产性保护、“非遗 +农业 + 旅游”等形式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工坊实施“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长期对低收入家庭和当地妇女进行公益性湘西苗绣技能培训,并积极创造、提供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共支持1926名农村妇女带薪培训,吸纳了367名低收入人群就业,间接带动3000余人从事湘西苗绣相关产业,其中妇女占比75%,让300多个留守孩...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浏阳油纸伞:小小油纸伞撑开共富新天地
2023.03.18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达兴工艺品厂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浏阳油纸伞制作工艺设立达兴工艺品非遗工坊,通过守正创新,将非遗油纸伞与现代手绘创意、手工艺市场需求相结合,推出纸伞产品15类。通过开设网店、创办体验馆和学生手工实践场所、拓宽销售渠道和产品类型,让传统油纸伞产业“老树”发“新芽”,年销售额接近600万元,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成功带动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2018年发放贫困户工资33.7万元,2019年发放59.9万元,2020年...
查看更多
苗绣“针”功 “绣”出时尚
2023.03.18
专题报道
苗绣智能生产线提高产能。 (摄影:磨桂宾)(贵州图片库发) 杨文丽(中)网络直播销售苗绣产品。(摄影:史开心)(贵州图片库发) 贵州文旅市场正在快速复苏,非遗既是文化传承,在不少地方也成为旅游场景。其中,被誉为“蕴藏着人类上古文明密码的哲学之书”的古老苗绣,在文旅市场和时尚行业中,展现出匠人匠心的“针”功夫,又在一双双巧手和一步步探索中,“绣”出了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幸福。 自2...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3.03.17
要闻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非遗品牌大会、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旭霞 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东风拂面,春暖花开,随着文化和旅游行业加速复苏,我们持续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
查看更多
欢度三多节 非遗展芳华——云南省第十八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在丽江举办
2023.03.17
地方新闻
2月27日至3月1日,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第十八期)暨2023年玉龙县纳西族三多节非遗宣传展”在丽江市玉龙县世界记忆遗产公园举办。 年年春二月,户户祝三多。农历二月初八(2月27日),是纳西族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三多节。三多神,在纳西族民间被尊称为“恩普三多”,传说他是玉龙雪山的化身,常骑白马,身穿白甲,头戴白盔,手执白矛,善牧耕...
查看更多
枝江布鞋:千针万线纳出长长致富路
2023.03.17
专题报道
摘要:2020年,枝江市步步升布艺有限公司依托湖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枝江民间手工布鞋(枝江布鞋制作技艺),设立枝江布鞋非遗工坊,依托“非遗+ 旅游”模式,通过开展枝江布鞋传统技艺研究、枝江布鞋生产制作、枝江布鞋制作技艺培训、产品展示销售、枝江布鞋非遗体验活动,推动技艺的保护传承和 创新利用,让非遗服务现代生活,形成“保护与利用”良性生态闭环,推动在枝江布鞋产业链就业8600人,实现年销量1560万元。工坊的创新发展助推了枝...
查看更多
1
132
133
134
135
136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