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之《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在北...
2023.03.16
要闻
3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二场《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场活动由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廖燕飞主持。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我国目前唯一以舞蹈之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展开...
查看更多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2023.03.16
论坛
▲作者:马盛德 【摘要】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最珍贵的是文化创造力的体现。我们的先民从对遥远又美好的想象转化为思考与探索,最后形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中国文化的可知性,这对今天人们的创造,是一个极大的激励。非遗要走入现代生活,这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非遗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重视和传播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精神价值。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通知
2023.03.16
通知公告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省直文艺单位,省内有关艺术院校、民营艺术院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
,切实提升我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创作、演艺专业化水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定于2023年10月中旬在...
查看更多
四川省举办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
2023.03.16
地方新闻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省直文艺单位,省内有关艺术院校、民营艺术院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
,切实提升我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创作、演艺专业化水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定于2023年10月中旬在...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赛山玉莲茶:茶香溢满致富路
2023.03.15
专题报道
摘要:2019年,河南省赛山玉莲茶非遗工坊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赛山玉莲茶制作技艺)设立,由河南省光山县赛山悟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组织建设和运营。工坊通过茶园改良、手工制茶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采取“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工坊”模式,吸纳1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茶叶家庭农场、36个茶叶加工大户参股经营,依托赛山悟道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及设计、销售平台,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聂家庄泥塑:工坊引领好日子 泥里刨出“金疙瘩”
2023.03.15
专题报道
摘要:2021年,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聂家庄泥塑成立非遗工坊,通过建设基地、合作创新、嫁接机械、扩大营销等途径推动泥塑生产销售,助力和赋能乡村振兴。工坊推行“党组织 + 合作社 + 工坊”发展模式,发挥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领作用,吸纳120多名从业者参与,构建产、供、销一体链条。工坊研制专用机械设备,部分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与高校建立创新合作关系,开发十二生肖、党建主题叫虎等10多个系列产品...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淮阳芦苇画:帮助残疾家庭绘制就业画卷
2023.03.15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淮阳县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制作技艺,设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通过技艺研究、产品创新、电商销售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积极开展“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传承项目,带动残疾人通过非遗传承实现就业。根据残疾人群体需求,工坊制定并推广了“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就业运作模式,免费为残疾人授艺,并包吃包住,残疾人学习合格后,可领料代加工、工坊帮助回收,可开门店、工坊帮助铺货,可网络销售、工坊帮...
查看更多
四地汇聚苏州 非遗融合创新 | 第二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生计研修班圆满结束
2023.03.15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活态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随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地实施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发展定义认知的不...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老子祭典”揭牌仪式在河南鹿邑举行
2023.03.15
地方新闻
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日),以“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老子文化”为主题,纪念老子诞辰2594周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子祭典”揭牌仪式暨展演活动,在老子故里——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举行。 周口市政协副主席闫淑娟在讲话中表示,鹿邑“老子祭典”是老子文化、根亲文化和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连接海内外同胞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办好“老子祭典”,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周玥:《牡丹亭》的文本经典化路径与当代传承
2023.03.15
论坛
【摘要】近年来,如何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代表,《牡丹亭》在开创之作——多样并存——选择认同——范式保留——重新命名——理念传播——经典塑造——教育传承的路径中确立、巩固并发展了其经典地位。《牡丹亭》的当代传承紧密伴随着遗产化发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昆曲、班春劝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过程性保护实践促进了《牡丹亭》的当代传承。其中,非遗项目的评价标准实现了由...
查看更多
1
133
134
135
136
137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