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文章从经济民俗学的视角,以锦屏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侗族刺绣为考察对象,根据其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与民俗经济价值,以语言叙事、行为叙事、物象叙事、媒体叙事四种叙事类型为主线,探讨侗族刺绣的“认同性经济”建构路径,从而将非遗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非遗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同性经济...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26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传达学习了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传达学习了中组部《关于领导干部及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听取了交响秦腔组曲《根据地》首演、“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工作汇报,审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
查看更多
论坛
开栏的话: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作为资助我国文化艺术研究和培养相关人才的载体,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服务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的重要作用。为重点呈现我国文化艺术建设和旅游发展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究成果,本报特开设“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推介”专栏,借助业内专家的学术力量,助力提升艺术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艺术学学科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功能...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一、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体验“巴山剪纸”的精髓、感受“蜀绣”技艺的魅力……10月19日至2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江分会场社区实践活动,吸引不少市民体验非遗项目,全方位展示了通江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新成果。 近年来,四川不断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途径,在大力实施振兴传统工艺、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的同时,深入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让全省各地的精品非遗项目焕发出新活力。 增添动能 近几年...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22日至24日,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大会以“畅游甜美运河·乐享非遗之魅”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暨主题论坛、实景演出、运河非遗大集、非遗美食汇、锡剧艺术汇演等五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原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世界旅游联盟主席、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蔡武表示,当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融入现...
查看更多
论坛
21世纪以来,我国通过组建机构、架构体系、颁布法规、设立节日、确定项目、确认代表性传承人等举措, 在非遗保护的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民族认同感得以增强,民众的文化权益与经济利益得以保障。简言之,非遗保护工作具有极强的文化治理意义与经济发展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理解与分析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现状与机制,有利于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性。笔者以湖南桑植白族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燕京八绝”。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内景。(供图: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 北京,拥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与80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这里包罗如繁花般的人文胜景,也吸纳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奇人工匠。明代,为了满足庞大的统治集团的生活所需,朝廷相继设置了管理宫内事务以及为宫廷服务的十二监、四司、八局,称“二十四衙门”。其中,御用监专职负责造办宫廷生活用具。到了清代康熙初年,为满足皇室日常生活和礼仪需要,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针一线绣出多彩图案,一枝一草编织精美用具,一刀一锉制造各族乐器,一歌一舞演绎厚重文化……10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办的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乌鲁木齐落下帷幕,为期6天的展览共吸引了来自对口援疆19省市的115项非遗项目和新疆14个地(州、市)的94项非遗项目以及部分传承人参展。据统计,本次展览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2万人次,线上直播浏览量达5000万人次。 本次非遗展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有各地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