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地方新闻
第12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以下简称“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将于2020年9月10日至30日举行。今天下午,本届博览会(工艺周)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 第12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发布会现场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郭艺,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赵弘中,相关协...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0年8月18日-21日,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2020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培训在昆明举办。来自怒江州非遗中心、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非遗中心)、丽江市非遗中心及相关县文化馆(非遗中心)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及承担普米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4个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执行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学术专员、导演及其他相关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 2020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
查看更多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在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在国际社会树立怎样的国家形象,怎样才能畅通无碍的传播中国声音,怎样才能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层魅力,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就中国而言,乔舒亚·库珀·雷默则直截了当地指出:“国家形象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假如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那么许多其他困惑和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中国形象是中国这一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保护、研究、传承到消费的过程中,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伦理问题。本文首先陈述所提倡和遵从的伦理原则,强调将学科伦理与日常生活中做人的伦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保护非遗中的记录阶段,然后,以对非遗的影视记录为例,分别论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列举涉及伦理和价值观的学科事例,并具体说明对非遗传统的影视记录中,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都需要注意的伦理问题。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尽早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和学科特点的伦理规则,特别是在民俗学和文化遗产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纪录片《璀璨薪火》:中国非遗之美,终于在大银幕上被看见 7月20日,电影院复工当天,上映的片单中除了大量曾经成就经典爆款的热门复映片外,还有一部低调深情的纪录片《璀璨薪火3D》。 《璀璨薪火 3D》海报 《璀璨薪火 3D》由曲全立执导,是一部展现中国匠人群像的4K/3D实拍电影纪录片。影片原定于6月13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登陆全国院线公映,但六月影院尚未复工,拖延到7月16日国家电影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即将开幕的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游戏《王者荣耀》中的人物上官婉儿作为越剧大师茅威涛的首位二次元弟子将亮相;手游《神雕侠侣2》将带来和北京京剧院合作的《梨园京韵》资料片,让游戏中的人物与京剧舞台上的同名人物频繁切换,带来新体验……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与游戏联手,让文化传承融入年轻人喜爱的游戏领域。 潍坊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与荣耀中国节合作 100道入门级京剧测试题植入游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一、出台背景及依据 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截至目前,经原文化部授牌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21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08年全国第二个获...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最美曲苑乡音 领略非遗魅力 消夏书场——传统曲艺展演开始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推动河北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满足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2020河北非遗大观园系列活动“消夏书场——传统曲艺展演”活动将于8月18日—24日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七楼演播厅举办。活动分为...
查看更多
地方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广德市、宿松县文化和旅游局: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我厅组织制定了《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10月25日 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
查看更多
论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指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技艺,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已经十余年,虽然触及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但在其传承主体、时间、形态、内容和价值的表述上仍欠缺明确的学术定位。 在全球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