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论坛
自2007年我国在福建省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初见规模。 目前,全国已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11个在民族地区。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设立了百余个特色鲜明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了分层多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体系。 多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应该是把相关非遗项目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所有人,其中既包括“文化专家”,又包括并不一定熟悉项目具体知识却能理解其意义的大量普通人。他们所构成的非遗传承群体,具有非均质的、多样性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在传承和实践非遗项目过程中表现出的“作为非遗知识保存者的实践者”同“单纯实践者”之间的不同,也体现在他们围绕非遗项目而形成的目的、意愿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不同或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会通过妥协和协商的方式得到缓解,并最终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长城脚下话非遗展示展销活动现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办、国办《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部署要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研讨非遗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8月8日至11日在万里长城起点——山海关,共同主办“长城脚下话...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经过数月的设计、内测和公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www.zjich.cn,以下简称“浙江非遗网”)正式改版上线。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浙江非遗网创立于2009年,是宣传浙江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门户和窗口,也是公众查询浙江省各类非遗资料的简易数据库。此次改版从网站功能升级、栏目设置和页面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查看更多
论坛
在现代社会,“标准”“标准化”已经进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工业生产、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积极实施标准化”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①但在文化研究领域中,有很多研究者却以消极或抵抗的态度看待现代标准问题,部分学者谈标准而色变。尤其是面对西方近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工业”②“机械复制”③“麦当劳化”④等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的提出,对当代的文化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一些学者的观念中,“标准化”等同于“固定化”“统一化”“刻板...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0年7月31日上午,云上湖南非遗馆开馆暨第四届湖南传统手工艺网上博览会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出席并共同启动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致辞。 活动现场 结合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挖掘整合全省非遗资源,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在全国率先创建云上湖南非遗馆,旨在进一步提高...
查看更多
研究成果
2020.07.30
研究
著作 1.穆孝天.安徽文房四宝史.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2 摘要:介绍了产于安徽、在文房四宝类产品中有精品和代表作之称的宣纸、宣笔、徽墨、歙砚的基本情况。 2.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摘要:介绍了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纸的生产工艺。 3.刘仁庆.宣纸与书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9 摘要: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宣纸的起源、质量、使...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27日至29日,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评估会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以及省内非遗、旅游、规划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对全省25个县(市、区)申报创建的24个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进行了评估。 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是指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通过项目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凸显区域文化特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促...
查看更多
论坛
2020年7月27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第九讲于“腾讯会议”如期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为题,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场专业细致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王加华教授主持。 在讲座开始之前,巴莫老师对讲解《公约》的初衷和意义进行了说明。她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极大地推动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已...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