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初二   
搜索
地方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7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NO:SC122741)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7年6月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6月3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7年6月3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
查看更多
地方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8年12月14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调查与保存 第三章 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 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 传播与交流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非...
查看更多
非遗人在行动
编者按:当下,对于准备回到工作岗位或暂不工作的人们来说,正是充电学习的好时机。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深化保护工作者、传承人及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本公众号推出“非遗知识课堂”专题。非常时期,让非遗陪伴你安心、静气、长知识。 本系列,我们聊一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本系列共分为三篇,本文为第一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不同文明的文化传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当下,对于准备回到工作岗位或暂不工作的人们来说,正是充电学习的好时机。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深化保护工作者、传承人及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本公众号推出“非遗知识课堂”专题。非常时期,让非遗陪伴你安心、静气、长知识。 本系列,我们聊一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本系列共分为三篇,本文为第一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不同文明的文化传统...
查看更多
资讯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社会文明生生不息的秩序与传统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帮助人们战胜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这些智慧和传统凝结为本土知识、民间文化,成为生产生活方式经历巨变的当代人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且过去大部分时间都与“濒危”“抢救”“保护”等词汇同时出现。近些年,我们开始看到更多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或是戏曲短视频,或是民间节庆直播,或是旅行中的手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社会文明生生不息的秩序与传统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帮助人们战胜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这些智慧和传统凝结为本土知识、民间文化,成为生产生活方式经历巨变的当代人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且过去大部分时间都与“濒危”“抢救”“保护”等词汇同时出现。近些年,我们开始看到更多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或是戏曲短视频,或是民间节庆直播,或是旅行中的手工...
查看更多
论坛
门神(秦琼、尉迟恭)  62cm×112cm  解放后 中国的年画业有着“南桃北柳”之说,南桃指的是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北柳就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杨柳青木版年画。杨柳青年画色彩金碧辉煌,艺术风格温润细腻,居全国各大年画之首。 杨柳青木版年画兴起自明代,有着400余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其雅俗共赏的视觉美感传达了喜悦美好的人文内涵。贴年画是代代相传的重要年俗之一,其中所蕴含的民间思维方...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第五辑)由河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由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编纂,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十大门类为序,对沧州运河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等136项(子项142项)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项目逐项介绍,并配有展示其技艺和风貌的代表性图片。《图典》编写文字精练,言简意赅,设计古朴,装帧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普及、学术研...
查看更多
论坛
为深化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传承工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的新路子,2011年原江苏省文化厅下发《关于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打造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生态化保护工程的意见。此后,省厅与各地密切协作,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从凝聚共识、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建成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
查看更多
论坛
人类和动物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动物不但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也是日常的生产、交通工具甚至是家庭陪伴,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涉及动物利用。但是因为世界各国的不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动物的利用方式、情感有很大的差异,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3) 中关于动物利用的原则和精神很难在不同国家取得一致。这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