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10周年媒体报道
2019年7月26日,由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协办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指示精神——全国《格斯(萨)尔》学术研讨会”在巴林右旗开幕。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中共赤峰市委书记段志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晓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处长李晓松,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综合处调研员魏博,内蒙古自...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9年7月26日,由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协办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指示精神——全国《格斯(萨)尔》学术研讨会”在巴林右旗开幕。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中共赤峰市委书记段志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晓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处长李晓松,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综合处调研员魏博,内蒙古自...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具有明显的身体性。“身体”视域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身体形塑与传承等关键议题的深入讨论。身体传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中介,也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艰苦的身体磨砺以传承京族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族群文化记忆和身体经验结合起来,重塑京族的族群想象与文化认同,不仅拓展了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边界,在当代京族文化发展进程...
查看更多
部级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9〕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推动曲艺类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的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的多种分类方法存在类目设置不全,类目互斥性较差,分类层级较少等问题,为了适应非遗保护工作重心转向的实践需求,需要对现有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分类学具有较为成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机制,其研究对象与非遗同样具有传承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相类似的微观特性,以及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宏观特征。在借鉴分类学的分类体系,结合现有的非遗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新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具体的生产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对其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其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如此才能使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民众需求;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
查看更多
论坛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决定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如何让非遗在守正出新中绽放出时代光彩?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区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推动非遗扎根校园,记者近日在四川走访发现,以成都为主的四川部分地区正通过加大课时投入、搭建平台以及开展因地制宜的教育实践等方式,推动非遗传承从一时一地变为常态化普及教育,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 因地制宜开展教学 近日,2019年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在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举行。活动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教学成果展演、传统技艺教学成果展示、授课传承人技艺展示等,20多个区(市)县的中小学带来了百余件手...
查看更多
要闻
7月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启幕。 此次民歌节以“乡音·乡情·乡愁”为主题,汇集了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的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民歌手。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21个少数民族的60组节目入围展演,实际参演59组。进入展演环节的节目包括象山渔民号子、吴歌、花儿、信丰客家山歌、畲族民歌、陕北民歌、侗族大歌、彝族海菜腔、那曲拉伊、蒙古族长调民歌、鄂伦春族民歌...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近日,天津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面塑制作技艺、木雕技艺)研培班”在天津开班。研培班旨在帮助传承人群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习和传承能力。研培班的授课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位传承人参加开班仪式。 研培班在秉持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面塑和木雕技艺的表现力,提高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从而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实现其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天津大学将邀请非遗专业、管理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