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据悉,当地时间7月8日,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雅采克·普尔赫拉敲下小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稍早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可可西里”也已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总面积316.2公顷...
查看更多
论坛
2016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2015年12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及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十三五”规划,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的现状认知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思路更为清晰。 2016年,在国际层面,“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文化周日前在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向到场嘉宾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并介绍了此次中国非遗文化周的基本情况。他说,文化周为巴基斯坦人民搭建了一个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两国人民的理解互信。中国人把巴基斯坦人民称为“铁哥们儿”,文化的交流和互通,能把这种钢铁一样坚固的情感,更加深刻地烙印于灵魂深处,让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开幕式上,传承与创新——中国剪纸展...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尹家玉,女,云南省云县人。现任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查看更多
论坛
  河南坠子和其他绝大多数的中国曲艺形式一样,都是基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或者说主要是乡村文化的产物,自打形成以来,也主要是依托乡村和为农民服务,逐步发展起来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着一方的艺术。主要基于河南的地域方言衍生并依托河南的地域文化发展而来的河南坠子,自然首先或者说主要是属乡村沃野上的曲艺之花。  但是,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历史的不断演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越来越成为中国民众集聚和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中国政府近年来所倡导的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7年7月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梁斌等领导出席会议,与会来宾还包括嵇锡贵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师生代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7月1日,适值《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颁布一周年之际,湖南省文化厅召开落实《实施办法》一周年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办法》展开深入探讨。    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说,《实施办法》实施一年来,在全省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非遗法制保障体系,促进了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升全省文化软实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规范和引导全省的非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青春版”似乎已成为当下昆曲创新的一种模式,从市场反馈来看,它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纳——让昆曲青春地活在当下从2001年列入非遗名录,到逐渐打开市场,昆曲正远离“博物馆艺术”阶段,逐步实现其活态传承。昆曲的老树与新芽,传统与时尚,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正焕发出的青春活力。  不过,昆曲艺术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拂去历史的尘埃,昆曲应如何在继承原著精神内涵、传统舞台表演形态的基础上重露姿容,如何更好地传递出今人对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于今年5月中旬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其中以“不息”为展览主题的中国馆备受艺术界关注。这一活动同样吸引了国内非遗领域人士的目光,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华县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也以艺术家身份参加了此次中国馆作品的创作。    此次的参展作品,是两位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汤南南、邬建安相互合作创作的多个系列的刺绣、皮影新作品。以这样的组合呈现,中国馆策展人邱志杰表示...
查看更多
论坛
2017年6月10日,是中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今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然而,如何才能化“口号”为“目标”,让非遗真正回归生活,既要“过好节”更要“过好日子”?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