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4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十    
搜索
地方新闻
六月的河南,草木葱茏,古韵悠然。6月13日,在《诗经》流淌过的淇河之滨,河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鹤壁浚县启幕。 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鹤壁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浚县人民政府承办,旨在让古老的非遗在当代焕发生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可看、可玩、可尝、可沉浸体验的文化嘉年华。 非遗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承办的2025年“传统戏曲演出季”盛大启幕。这场荟萃浙江戏曲精粹、展现传统艺术时代活力的年度文化盛宴,将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于杭州剧院、浙江胜利剧院、蝴蝶剧场、萧山剧院等各大剧院轮番上演13部优秀作品,为全省乃至全国观众奉上精彩纷呈的视听大餐。目前,活动已进入陆续开票阶段。 浙江,这片拥有越剧、京剧、昆剧、婺剧等18个剧种,共58项戏曲类非...
查看更多
要闻
6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览展映活动在京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出席。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非遗保护中心以及30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办。活动包括“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和“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七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遗传承保护中有方向、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果:“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传播项目”入选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创新案例;“非遗筑梦·青春传承”案例入选“非遗+学校教育”方向2025非遗传播创新案例;“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校计划’”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让非遗听得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0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启动。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宣布活动启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致辞。 高阳在致辞中总结了近两年来陕西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亮眼成绩和丰硕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要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深度挖掘陕西非遗内涵,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资源优势转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洛阳之南,两山对望,伊水中流。龙门石窟内,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埋头作业。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微波水分仪、超声波无损检测等技术……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保护水平,让有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风采永驻。 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认真全面贯彻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深入实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薪火行动方案》,即日起至6月30日,浙江省组织开展2025年“非遗购物节·浙江消费季”活动,将进一步聚焦擦亮非遗消费品牌、激发文旅市场活力,推动非遗保护成果更广泛惠及民生,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劲文化动力。 本次“非遗购物节·浙江消费季”活动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北京市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相继展开,展现北京市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北京市不断健全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和配套政策,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各项工作,日益扩大非遗影响力和传播力,为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
查看更多
要闻
2025年6月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和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数智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同志,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数智技术助力非遗保护传承这一时代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上午的会议由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副处长王中谋主持。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二级教授邱志杰致辞。他指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5月28日至6月3日,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及西南民间非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非遗影像展映活动在成都举办。作为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重要板块,展映活动进一步推广和展示了非遗影像创作多元表达与时代新气象,通过影像的力量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传统技艺注入创新活力,助力非遗走进人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