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聚焦两会|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
2021.03.12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一批
传统文化
生态示范区已经划定,非遗传承基地遍布城乡。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截至2020年12月,已有包括昆曲、古琴、云锦、雕版印刷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0项;国家级非遗146项,包括传统戏剧、民间杂技、民间文学、传统手工...
查看更多
文艺界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艺要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
2021.03.12
专题报道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如何发挥各自领域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成为今年两会各界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文艺界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文艺要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要以切实有效的方式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满足乡村人民...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守正创新 在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代表委员建言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2021.03.12
专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让非遗项目发挥更大吸纳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第四代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非遗传承人、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艳玲,在今年两会上4次呼吁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对非遗企业扶持力度,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进非遗企业、掌握非遗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孙艳玲说,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分重要的一年。非遗项目作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百姓致富...
查看更多
非遗过大年,四川呈上缤纷文化盛宴
2021.03.11
专题报道
春节,是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天幕上的一盏明灯。烛影摇红,喜庆的灯笼将憧憬的心窗照得通透;笔墨传情,吉祥的对联向美好的未来传递期望。 牛年春节,不少在外的四川游子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而不得不放弃回家团聚。为彻落各级关于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相关精神,按照文旅部要求,春节期间四川省开展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与广大网友一起“云”赏非遗,共度佳节。 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发起”非遗过大年“主题...
查看更多
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
2021.03.11
论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因子,是我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秉承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原则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但随着时代变革和现代科技的推陈出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剧增,尤其是由数字化技术发展引发的信息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浪潮下,构建非遗文化的生态传承系统,对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坚定我国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代表委员热议非遗保护传承 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1.03.11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在全国两会上,如何推动四川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非遗的保护需构建系统性保护的生态社会圈 “我...
查看更多
书讯 |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刘勍著
2021.03.10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中国以来,一批先觉者、先行者对相关概念做了大量的学术辨析工作,他们秉持实践精神从事田野调查,切实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丛书选取非遗保护、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为采访对象,如刘锡诚、刘魁立、乌丙安等民俗学家、民间文学研究专家,通过对这些学者的走访,记录他们的学术观点,折射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非遗保护和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丛书项目已进行了数十次追踪访谈,抢救、整理出80余万字的成果。 该丛书项目旨在对我国非物...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王宜:尽快开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专项调查,大力推进弱势项...
2021.03.10
专题报道
“尽快开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专项调查,大力推进弱势项目传承保护发展”,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宜今年两会提案的核心内容。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与她去年的提案《提高中医药项目在国家非遗项目比例》相比,是从“定向”到“聚焦靶心”的飞跃。 过去的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做法在国内、国外得到验证,这让王宜深切体会到中医药正在以实际行动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她说:“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
查看更多
文旅融合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示与运营策略探析——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
2021.03.09
论坛
摘要 在国家全面复兴
传统文化
的时代背景下,文旅融合为非遗保护工作和旅游行业创造了时代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文旅融合下游客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如何发挥非遗馆的作用关系到游客的文化休闲质量,也关系到非遗保护与非遗致用生活的成效。本文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场馆现状,并以三个维度剖析现状缘由,最后从游客参观和内容传播方式、展示理念和语境建构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性地思考。以期通过研究探寻文旅...
查看更多
阿新:“我不敢也不会停下脚步”
2021.03.09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当代中国,女性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巾帼不让须眉”,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为中国的时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春意渐浓之时,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为庆祝这一节日,我报精心策划推出人物版的特别报道,聚焦谷好好、顾劼亭、益新卓玛三位女性在文化艺术和非遗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借此展现新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风貌和动人光彩。 益新卓玛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查看更多
1
334
335
336
337
338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