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民族节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21.03.04
专题报道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确定并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保护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一些民族节日,如京族哈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等,经过旅游开发,形成了知名旅游品牌...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 | 寻根立源促传承,花棍打到校园里
2021.03.03
专题报道
旱地拔葱,鲤鱼摆尾,妙打莲花,张飞上马,苏秦背剑……”一到大课间活动时间,上海市朝阳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便操练起他们心爱的“打花棍”来了,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击打声、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他们手中的两根手棒在开合间把一根花棍打得上下翻飞、花样百出! “打花棍”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说可追溯至3100年前的商朝。2014年10月,在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的支持下,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查天培老人带着他的花棍走进了上海市朝阳中学。6年来,上海市朝...
查看更多
视频直播家乡年,云上年味儿飘四方
2021.03.03
专题报道
【热点观察】 今年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定是特殊而难忘的。有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有人遵守防疫规定居家隔离,有人自觉回避人头攒动的街头,这个年似乎要与热闹绝缘了,但是云上的年味儿飘得更远,线上的热闹还能一直保鲜,打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家乡年就在身边。无论是游子归乡,还是异地过年,这样的年味儿或许都曾给人带去慰藉和温暖。 一、透过屏幕“闻到”熟悉年味儿 对于每个中国家庭来说,年夜饭都是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今年春节...
查看更多
“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
2021.03.02
专题报道
当流芳千年的青花瓷写进了歌曲,当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表盘,当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成为“爆款”……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随着中国
传统文化
的回归和复兴,“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拉动了一个万亿级的服务市场。“非遗+文创”“非遗+会展”“非遗+研学”“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养生”等多种打开方式正在全国彰显效力…… “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薪火...
查看更多
公共文化助力就地过年 精彩接力不停歇
2021.03.02
专题报道
2021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在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内蒙古 2021春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为观众奉上精彩文化大餐。线上推出“大辽契丹”“天骄蒙古”陈列,以牛文化、牛文物为主题展开线上H5知识问答大比拼,观众通过答题互动了解
传统文化
知识。线下讲解员为大年后首批入馆的观众带来了“新春第...
查看更多
线上线下赶集忙 精彩非遗闹元宵
2021.03.02
专题报道
非遗大集上大批非遗老字号“触网”展销,让就地过年的人们饱尝家乡味道;线下非遗展演、体验活动让大家感受不同的地域风俗和
传统文化
魅力;精彩绝伦的“云演播”让大戏时时在线,让戏迷足不出户过足戏瘾…… 今年元宵节期间,各地丰富多彩的非遗交流活动火热不停,带领市民、游客寻觅年味、慰藉乡愁。 “内蒙古非遗年货”直播现象 鲁 “寻得年味 解得乡愁”2021山东省非遗线上年货大集活动组织100个优秀技...
查看更多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021.03.02
地方新闻
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省共认定了六批76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545人健在。他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具活力的主体,在保护传承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客观上也存在着部分代表性...
查看更多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1.03.01
通知公告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文化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市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1.03.01
地方新闻
各区文化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开展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查看更多
程瑶: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以代表作名录中饮食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为例
2021.03.01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因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共同实践而具有其活态性。这种活态性决定了非遗保护必须具备过程性的特点。基于此,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实现了范式转换,其中对“保护”(safeguarding)的定义即是一个包含九个环节的工作框架。为了理解这一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文章选取代表作名录中饮食制备类的非遗项目的申报书,通过分析其中列举的保护措施,说明以“社区参与”为原则的过程性保护对于活态遗产...
查看更多
1
337
338
339
340
341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