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吴牛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9年8月生,湖南省吉首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四月八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影响,7岁时跟随父亲吴天印学傩文化还傩愿,唱傩堂戏。12岁学舞狮子耍宝。16岁学苗族打家伙。18岁学打苗鼓唱苗歌。20世纪80年代至今,参加了众多大型苗族四月八群众文化活动。2003年、2004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承苗族椎牛活动。完成苗族四月八、民间傩文化的技艺手法的收集、整理、编创,继承发展傩文化剧目三十多种。曾获...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9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时拜师学艺,熟练掌握麦西热甫活动中的整套技艺、规则。多才多艺,不仅会表演麦西热甫,还会演奏刀郎手鼓、刀郎热瓦普、卡龙琴等刀郎麦西热甫不可缺少的乐器,鼓、弹、唱、跳等技能精湛高超,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充分体现出麦西热甫传统文化精髓。曾应邀参加国家、自治区各类文艺晚会,并多次获奖,在同行和群众中有很大影响力。在三十余年的传承生涯中,共...
查看更多
孔祥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1月生,浙江省衢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孔大典(南孔祭典)代表性传承人。孔子嫡裔,随祖上南迁定居衢州。南孔祭典历来由孔子嫡长孙一脉传承。1947年,承袭南宗奉祀官,参与祭孔大典。2000年,任衢州南宗家庙管委会主任,着手恢复南孔祭典。2004年,在其倡导下,恢复南孔祭典,此后每年负责南孔祭典的策划和组织工作。提出“当代人祭孔”理念,在理论研究方面多有建树。曾赴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日本讲学,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通过举办...
查看更多
王国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独龙族,1968年8月生,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龙族卡雀哇节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对独龙族民间祭祀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参加本村组织的各种祭祀活动,1982年起跟随祭祀师王强生学习卡雀哇节祭山神、祭猎神等民间活动的祭词,记录演唱民歌,掌握独龙族各种礼仪程序,成为独龙族地区有名的祭师和主持人。2014年至今,带领弟子在独龙江乡从事独龙族卡雀哇节活动,积极传承独龙族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赵保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景颇族,1959年5月生,云南省陇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颇族目瑙纵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小热爱景颇族传统文化。从1983年起学习目瑙纵歌,得到“瑙双”前辈岳麻通、岳卫东的言传身教,熟练掌握“瑙双”图谱,能够独立领队领舞。曾到缅甸密支那、八莫等地参加目瑙纵歌节并在中方专场目瑙纵歌中担任“瑙双”。近年来,担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目瑙纵歌节“瑙双”,并经常向民众讲授目瑙纵歌基本知识,在目瑙纵歌传承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查看更多
杨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6年10月生,贵州省丹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苗族蜡染技艺,能够独立完成制作从老人那里传袭下来的古老图案,还独立研发更新、挖掘出具有本地文化内涵及特色的苗族传统文化产品。蜡染作品体现了本民族本支系的历史文化,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多次应邀到香港、台湾地区和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开展苗族蜡染技艺展示。在当地创办蜡染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加社员管理模式。现有社员四百余名,是带领当地妇女共同...
查看更多
刘秀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0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绣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起师从公公“蝴蝶宁”宁国玺学习京绣技艺。秉承传统,全面掌握金活、绒活技能,擅长盘金、打籽、平金等绣法。作品金银线均匀活泼,绒线细密紧凑,针迹平整,色彩鲜艳和谐。代表作有《九龙壁》《九州同庆》《中华龙》等。从1979年起带徒传艺,多次赴河北省传授技艺,在家乡免费广泛招收学徒,培养徒弟百余名。曾参加2008年奥运会传统文化展示等宣传展示活动,传播京绣艺术。
查看更多
邓友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仙桃麦秆剪贴世家,自幼随父亲邓道清研习麦秆剪贴技艺。麦秆剪贴画取材于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和吉祥图案等,人物形象刻画尤为传神。表现形式融入对雕花剪纸、烙画、贴画、国画、版画、浮雕艺术的借鉴,综合运用镂空、反衬、叠彩、镶丝、透雕、翻版、撒点、剔刻、堆砌、热熨、冷烫等技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视觉效果鲜明,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作品获得文化部举办...
查看更多
刘国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4年2月生,湖南省隆回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滩头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技艺承其父刘广南,刻版作品线条坚挺结实、一气呵成,刀法讲究“陡刀立线”,行刀角度一致、用力均匀,交叉处稳当不乱,套色精准,经久耐用。能雕刻全套的滩头年画印版及花纸板,所刻人物、花鸟、虫鱼等,形态逼真,意境深远;色彩运用不受固有色的限制,以美艳见长,但艳而不俗、火而不躁。2012年建立福顺昌年画作坊,为县内其他木版年画作坊刻版,并刷印创新题材年画。其作坊作为隆...
查看更多
孙日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5月生,山东省青岛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螳螂拳师,中国武术七段,螳螂拳第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习练螳螂拳。动作古朴,技法丰富,结构严谨,衔接巧妙。2005年成立青岛鸳鸯螳螂拳武馆,教习拳法,并注重对外交流与传承传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螳螂拳的传承工作,开设了多期公益传习班。受益群众已达数万人,国内外选拔的弟子约一百五十人。2006年在国际香港螳螂拳邀请赛中获得两金一银的成绩。曾为国外师生讲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