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2018.10.26
要闻
作为全国非遗曲艺周的重要内容,2018年6月9日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齐聚天津,共开展20场驻场演出活动。每天下午两点和晚上七点,在天津市群星剧院和河西区文化中心各有两场精彩演出。 驻场演出按说书类、唱曲类及谐趣类三种表演形式划分,天津市群星剧院以说书类(小书)节目为主,河西区文化中心则以唱曲类、谐趣类及部分说书类(大...
查看更多
三大英雄史诗”现状调查新闻专题制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8.10.26
要闻
10月18日,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文化十分》栏目组委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简称“中心”)在柏林寺组织召开“三大英雄史诗”现状调查新闻专题制作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斯钦巴图研究员、诺布旺丹研究员和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教授等学者参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兰静主持。 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18.10.26
要闻
展览开幕式现场 8月18日下午,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弘扬经典 铸造辉煌—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人韩子勇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常沙娜、赵之硕等出席开幕式。全国各地工艺美术产区的行业组织、教育机构、创作单位以及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中青年创作人员等四百余人参加开幕式...
查看更多
写陶瓷微书 著匠心文章——访陶瓷微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芝文
2018.10.26
人物
王芝文在陶瓷上写微书 “我天天都在做芝麻大的事!”借用名字里的“芝”字,王芝文笑着说。这“芝麻大的事”,就是将微书写在陶瓷上,字小如芝麻。王芝文一写就是30多年,乐此不疲。 王芝文的陶瓷微书作品远看是一件造型艺术品,近看又是一幅画,只有拿起放大镜才能看得出是密密麻麻的微书文字。比如,其作品《倾国艳》远看是一幅牡丹花图案,但在放大镜下,那柔...
查看更多
梨墨飘香
2018.10.26
专题报道
这个地方靠海,东海的南端。海岸线漫长曲折,将无垠的波浪和连绵的陆地分别开来。陆地不断向后退缩,一直退到高低起落的丘陵之间。湿润温热的气候,让这里的棠梨树生长得茂盛茁壮。春天,素净细碎的白色花朵散发出清淡的香气。它的木质坚硬且有韧性,用途之一,便是可以刻成一个个字模,用来印刷。 这是一个故事最初的开头。 这个开头伸展下去,在漫长的时间中滋长蔓延,便发育成为一个繁复庞杂的系统,有着巨大体量和众多头绪,需要用一座博物馆来存放和阐释。 我此刻便是置身其中...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2018.10.25
国内机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经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2012年4月12日文办函〔2012〕507号、民政部2012年11月12日民函〔2012〕379号批复,于2013年11月份在北京成立,是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盈利社会组织,其上级单位为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基本宗旨是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基础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迈向批判性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知识困惑与范式转型
2018.10.25
论坛
摘 要:非遗时代的民俗学似乎正在进入疲软期,民俗学对于非遗保护现状的研究和反思未能有效推动学科理论与方法论的更新。非遗本身是国际话语与当下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需求互动的结果,然而,国内的非遗研究却很少进行国际比较,也较少借鉴国外前沿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非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缺乏总体把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研究和非遗保护的新思路的展开。在这种情形下,借鉴国外的批判性遗产研究成果,可能成为非遗时代民俗学走出瓶颈的必要步骤。另一方面...
查看更多
四川:“名家传戏”,人才涌现
2018.10.25
专题报道
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川剧《目连之母》剧照 康雪梅 摄 近日,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在成都彭州市落幕,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虞佳以《目连之母》中刘氏四娘一角荣获一等奖。该剧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二度梅”得主陈巧茹亲授,陈巧茹曾与虞佳多次联袂演出,打磨提高剧目。近年来,四川从政策保障措施、人才培养机制和剧本研究创作等角度出发,关心、重视和支持戏曲发展,不少名家、名角亲传代表性剧目,帮助越来越多的梨园新人脱颖而出。 “戏曲...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亟需复合型人才
2018.10.24
论坛
经相关调查研究,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具有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优势。换言之,类似的非遗项目大多分布在妇孺留守村寨的贫困地区,当地百姓空有珍贵的手工技艺,却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其转化成为物质财富。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有关文件,针对上述问题,选取了10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作为第一批“非遗+扶贫”试点,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工作。事实上,“非遗+扶贫”的概念已出现多时,除了有力的政府行为,还有很多孜孜不倦的民间行为,两者间有差异也有交集...
查看更多
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8.10.24
论坛
摘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传承的主体。非遗传承人因为文化身份及个体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流动模式。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形式和方向比较多元,却富含行政色彩和受到国家力量的制约。非代表性传承人的流动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代表,也是影响后续代表性传承人遴选的重要因素。一般性传承人的流动较为常见,且规模庞大,足以影响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根基。传承人是实现非遗传承的关键,传承人的流动势必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带来诸多影响。发挥...
查看更多
1
505
506
507
508
509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