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五音戏表演    五音戏是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以保护和传承五音戏为己任,聚力精品创作、深化理论研究、拓展跨界融合、夯实传承普及、创新数字保护,打造了“五位一体”的五音戏保护传承模式,为剧种发展带来了新气象,焕发了新活力。    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立院之本,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三贴近”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生产了《云翠仙》《紫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文化。老字号作为我国传统商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其拥有的专有品牌、传统技艺、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老字号里话非遗”是本公号新推出的一个系列专题,该专题将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的中华老字号及其相关内容,详细介绍这些老字号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示特色技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8日上午,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期北京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开班。经全市16个区和有关单位、学会推荐、遴选的从事刺绣、雕塑、皮影、金漆镶嵌、点翠技艺等非遗技艺传承人、设计师共40人参加培训。该培训是近些年来我市首次面向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开展的规模大,层次高,专业性强的培训。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迁处长代表北京市文化局欢迎大家参加2018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
查看更多
人物
陈行国制作布龙   舞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祈雨的祭祀仪式,后来发展成一种庆祝活动,逢年过节、大获丰收或赶上其他什么喜事,都少不了一番“龙腾虎跃”。时至今日,舞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走出国门,并与竞技体育融合,不断向多样性发展。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传统,但动作套路各不相同,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奉化布龙则是其中翘楚。据《奉化志》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奉化条宅村就已有龙舞表演。龙舞俗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因为体验过 所以离不开——浙江温州非遗体验基地调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提高,其中也包含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古往今来,地方传统、风俗习惯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人依旧需要这些文化传统来维系归属感、激发创造力,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如何让非遗重回民间生活,唤醒我们的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金秋十月华章颂 盛世欢腾文脉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非遗精品展” 国庆长假观众爆满)节日的三坊七巷国旗展扬,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欢庆与祥和,文化繁荣的画面正在这里蔚然展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9周年华诞,为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由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手工艺设计研究所、共青团福建省文化厅直属单位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非遗精品展”,于10月1日在福建省非物...
查看更多
要闻
2018年9月25日-29日,2018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班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北京市16个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赤峰市的41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本次培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非遗保...
查看更多
论坛
工匠的人文精神在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手工技艺、倡导鼓励工匠精神的舆论热潮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手工艺不被重视的时候,人们关注的是手艺的实用价值,工匠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和美学意义遭到冷落。但最近10年来,情况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和社会不仅极力倡导工匠技艺,还重视手工技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此举顺应时代发展,承续历史传统,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资源养分。中国工匠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陶器、青铜、染织、玉牙、漆器、建筑、雕塑、园林、城苑等皆能代表工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8年9月30日,湖南省文化厅官方网站发布《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湘文非遗〔2018〕95号),公布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详情如下: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湘文非遗〔2018〕95号各市州文(体)广新局,省直各项非遗目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湖南省实施办法》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湖南花垣县石栏镇举办刺绣培训班(杨红图) 我国广大乡村,尤其是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通常是传统工艺门类丰富、存续状况最好的地区。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这些手工艺的振兴不仅可以扶贫,而且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17年10月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组成课题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