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柏群在工作中    “燕京八绝”包括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曾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的高峰。但在历史的递嬗演变中,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曾一度遭遇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况。    从2008年开始,在社会各方合力推动下初步成型的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平台,致力于恢复传统手工艺,取得了积极成效。“燕京八绝”工艺品曾在2014年北京APEC峰会、2017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等重要的国际交往活动中,作...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洪济龙,陕西省艺术馆馆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您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进入人们视野,由此衍生的非遗品牌层出不穷,相继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的2018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办。百余个非遗项目和品牌的相关单位代表齐聚广州,聚焦非遗品牌建设和相关生态系统构建问题,共同探索我国非遗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8年7月27日,出席2018非遗品牌大会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品牌单位,致力于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相关部署,联合发起中国非遗品牌计划。一、时代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品牌的力量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需求、展现时代风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新期待。二、品牌培育培育传统工艺知名品牌,提升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能力,提高设计...
查看更多
论坛
9年前,工艺美术行业里也做过一次类似的 全国性调查,对比可以看出,近10年过去,行业整 体现象变化并不大。过去存在的问题,今天依然 如此。调查要反映传统工艺的热点问题、核心问 题,比如关于原料、工艺以及正确的传承途径 等,以便找到手艺人的发展方向。而振兴传统工 艺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中国人生活方式消亡的问 题。传统工艺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 统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日常生活所 需,如果不与日常生活消费相匹配,就很难走入 大众。在这个时代,中国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目连救母》剧照图《卢俊义》剧照图《钦差大臣》剧照图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戏”,又名“傀儡戏”“嘉礼戏”。源于秦汉,发展至唐宋时期开始渐渐走进泉州老百姓的生活,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木偶戏种。它有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 “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指尖上的舞蹈《赵氏孤儿》剧照图  木偶身上的排线粗略估计也在二十根以上众所周知,凡是提线木偶想动起来,身上的线不能少。常见的也就四五根,而...
查看更多
论坛
提要:“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 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品牌大会开场表演(摄影:苗雨)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的首届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发起“中国非遗品牌计划”(摄影:苗雨)此次大会搭建起非遗品牌的高端对话平台,邀请了百余项非遗项目和品牌的代表齐聚会场,共同聚焦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品牌跨界等要素,从多个层面探讨非遗品牌和相关生态的...
查看更多
要闻
为深入贯彻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饮食类非遗在激发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巨大作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烹饪协会牵头,来自非遗保护、文化研究及餐饮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7月20日在北京举办。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官景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副司长王晨阳,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局副局长刘旭浩,中...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8年7月27日至29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亮相“2018第六届融媒体粉丝节”梅江会展中心N馆。本次粉丝节,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别在N5展馆举办“传世共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作为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展览将向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综合展示互动,让非遗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老美华、达仁堂、果仁张、宏仁堂……众多非遗品牌汇聚,这注定是一次将非遗带入生活的展览,将非遗与美学结合,用那些藏于东方秘境...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