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蒙古族呼麦复活记
2016.04.29
10周年媒体报道
昂沁组合在呼麦大赛上表演。 女子呼麦成为舞台上一道亮丽风景。 哨音高亢,低音雄浑,时而夹杂的金属声质地感鲜明……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剧场内,呼麦培训汇报演出正在进行,展示的十多首曲目,大部分是首次在内蒙古演唱。 自2009年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内蒙古几乎每年都要举办一两次这样规模的呼麦培训班,有力地推动着内蒙古呼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或“潮尔”,是...
查看更多
蒙古族呼麦复活记
2016.04.29
专题报道
昂沁组合在呼麦大赛上表演。 女子呼麦成为舞台上一道亮丽风景。 哨音高亢,低音雄浑,时而夹杂的金属声质地感鲜明……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剧场内,呼麦培训汇报演出正在进行,展示的十多首曲目,大部分是首次在内蒙古演唱。 自2009年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内蒙古几乎每年都要举办一两次这样规模的呼麦培训班,有力地推动着内蒙古呼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或“潮尔”,是蒙古族特有的单人多声表演艺术,既可一人演...
查看更多
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纪实
2016.04.21
专题报道
哈密市西山乡塔拉提村的绣娘们正忙着刺绣 薛帅 摄影 密扇团队设计师韩雯在与哈密绣娘交流产品设计与制作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境遇微妙。我们究竟是看着它与大众生活渐行渐远,直至枯萎,还是帮助它与生活重新融合,焕发新的活力?这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振兴传统工艺”,是本着对历史、民族负责的态度向全社会提出的期望,同时更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下文化部正着力发挥多方面的作...
查看更多
文化部明确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目标和原则
2016.04.21
其他新闻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支持企业和地方开展合作,在实践中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日前,文化部分别在新疆哈密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支持两地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了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的目标和原则。 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的具体目标是:以当地相关项目为重点,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改善材料、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提高品质、拓展市场、扩大就业;帮助当地培育品牌,通过培育品牌,引入质量控制标准,促进...
查看更多
日本遗产保护制度的“础石”法律体系
2016.04.18
论坛
“百闻不如一见”,近年来,不少到日本旅游的人士,无不感叹其城市和乡村环境的整洁干净,同时也赞叹京都、奈良等古都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保存的良好。然而,在这些美好背后,日本城市保护也经历过坎坷的路程,当然还有国家、地方和民众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 日本学者木原启吉在《历史的环境——保存与再生》(1982年)一书中指出,历史上日本的文物古迹经历过四次大的破坏:第一次是明治维新后由“废佛毁释”令引发的毁坏佛像、经卷等古物浪潮;第二次是明治至大正年间出现的美术...
查看更多
传承的困境 塘都非遗考察记
2016.04.18
专题报道
刺绣 颈饰 传统建筑 蜡染 在贵州传统村落调查时,有一位朋友面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凋零的境况感慨万千,每每遇到小孩子,她都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说:你们看,那些花纹多美啊,你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向奶奶学习,不要把这么好的传统丢掉啊! 孩子们懵懵懂懂地听着,点点头。我很悲观地想,过不了多少年,他们便会追随哥哥姐姐的步伐,加入进城务工的人群。这些美丽的花纹,恐怕要永远停留在记忆之中了。甚至从这位朋友的劝说用词,我也能听出她的无奈:要向奶奶学习,而...
查看更多
非遗,“活态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2016.04.18
专题报道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空心、文化断代等各类问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性传承趋向弱化。如何让非遗传统可持续发展,做好非遗“技艺”、文化“记忆”与现代生活的交接,是当代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不可回避的挑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新举措,它于今年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在2015年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将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上海大学等57所高校开设非遗研培班,可惠及2万人次非遗传承人群。非遗...
查看更多
文化记忆的复制者——走近昌都唐卡画师
2016.04.13
专题报道
康·美萨画派作品 嘎玛德勒,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 地处三江流域、号称“康巴腹心”的昌都,是一处被世人逐渐熟知的热土。在其集康巴文化、卡若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东红色文化、东女国文化、三江流域文化为一体的地域文化中,唐卡艺术可谓一枝奇葩。 唐卡,被人形象地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从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绘画艺术,唐卡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昌都的唐卡艺术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
查看更多
看古老“非遗”优雅步入当下生活
2016.04.11
资讯
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匠自在”乳液瓶。 传承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苏梨”现代新中式家具 “谭木匠”婚庆主题对梳,以原创设计挖掘情感内涵,传承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谢馥春”鸭蛋粉联姻扬州漆器,中国化妆品“老字号”重返“少女时代” 结合中国元素和西方裁剪的“香云莎”服饰...
查看更多
看古老“非遗”优雅步入当下生活
2016.04.11
专题报道
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匠自在”乳液瓶。 传承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苏梨”现代新中式家具 “谭木匠”婚庆主题对梳,以原创设计挖掘情感内涵,传承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谢馥春”鸭蛋粉联姻扬州漆器,中国化妆品“老字号”重返“少女时代” 结合中国元素和西方裁剪的“香云莎”服饰,让传统香云纱染整技艺与时尚潮流竞相碰撞 传统苏州宋锦织就摩登箱包,成为了“国礼”;有着180余年历史的扬州香粉品牌联姻古老的扬州 漆器,以 时尚“妆容”重...
查看更多
1
614
615
616
617
618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