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贵州将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网络        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贵州省,将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体系,确保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傩戏、侗族大歌等。目前,贵州省已经建立了多个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寨博物馆,正在将黔东南州申报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记者从贵州省文化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设立了11个国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3家老字号回迁 老字号如何焕发新光华     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大北照相馆、一条龙、便宜坊……这些具有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历史的老店,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瑰宝,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传承了下来,至今在北京城赫赫有名。    但更多的老字号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各地硕果仅存的老字号,也面临着如何面对日渐年轻的新客户群体、如何推出与时俱进的新产品的挑战。    近日,在中华老字号发展前门论坛上,众多研究老字号的专家和老字号企业的当家人,共同探讨“老字号如何焕...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精神的“文物”留住    苑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1958年出生,男,山东省齐河县人。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民俗学博士。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民俗学、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及昆仑文化研究。1990~ 1992年受东京都立大学邀请,任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中日韩远古文化比较研究,兼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院非常勤讲师;1994~1995年赴韩,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民族自治地方非遗立法回眸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各个民族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流传至今的各种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蕴含着各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保护中的民俗文化 田青 ● 古老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你不保护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会消失,而且这个消失速度跟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快。 ● 一个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尤其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时候,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    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关系?面对传统文化,任何人的知识都显得浅薄,而任何分类都会带来问题。比如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非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春天的味道”李舫   今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部从酝酿到出台花费近10年时间的法律,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作为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区分开来;首次明确了传承人的“退出机制”;规定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并尊重其风俗习惯,侵犯且造成严重...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项  阳 内容提要  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四次到胜芳古镇,对这里积淀的与诸种音声形态相关的民间礼俗进行考察。这是一片已经富裕起来的土地,当地的人们热爱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所以能够使得传统在这片土地上有较好的生存空间。本文对于这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依然有较好传承与发展的“胜芳现象”进行辨析,试图把握其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  经济与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积淀  传统文化认同  音声形式与功能礼俗的相须为用  胜芳现象...
查看更多
论坛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 杨春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   文化部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的机会。  市场经济的大潮带动人口流动,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很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临着传承危机:基本传播对象流失,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降边嘉措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本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寻找朝鲜族农乐舞的DNA    为了拍一部片子,赵玉琦和他的团队一大早从北京出发,驱车数千公里,抵达目的地吉林延边汪清县的时候,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了。    这位曾在电视台工作近十年的媒体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拍片而披星戴月长途跋涉了。不过,此行与以往不同,他们是受人之托要完成一项科研任务。7月28日,在北京广西大厦的项目验收会上,赵玉琦回忆起最近的这一次旅程,成就感写在了脸上。    委托他们去汪清的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目的则是拍摄一部以朝鲜族农乐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