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传统曲艺笔谈    董大汗:  利用田野调查 积累曲艺资料    曲艺是重要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但在宋代以前的史籍里,相关的记载非常稀少。后来虽然记载逐渐多了起来,但都杂存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和《都城纪胜》之类的风俗杂记中,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对于曲艺的学术研究和知识普及都不理想,往日紧密联系群众的曲艺,在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中,也比较模糊甚至有误解。面对历来主要依靠师徒口耳相传延续自身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典籍记载异常稀少的情况下,要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
查看更多
论坛
 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王宪昭    [摘要]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活形态的精神产品,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或文化功能。诸如制约和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强化民族的自我认识,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传递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功能     所谓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主要指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又与人们一...
查看更多
论坛
 当文化成为“遗产”魏小石   当我在云南做一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时候,我的任何行为不仅仅和经济回报联系在了一起,也同时和某种意识形态扯上了关系:我必须要用某种特定的“正确的”姿态去和本地人交流才可以和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比如说“弘扬文化保护精神”和“帮助当地发展文化”。更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和我提到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感叹人们创造新思维的速度之快的同时,我意识到这现象其实印证着某种正在发生的矛盾,大概是一种源于“文化遗产”的矛盾吧。其实,“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金丝纹片瓶(老梅子青)  龙纹大扁瓶  哥窑金丝铁线钵    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龙泉青瓷不但具备了青瓷所共有的为世人广泛接纳的秉性,而且从南末中晚期起,以先后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不同凡响的釉色而独树一帜。这些釉色主要是釉料的改进而出现的,由传统的石灰釉改变为石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紫砂器对茶文化的影响   宜兴紫砂刻桃竹纹茶壶 宜兴紫砂茶壶(一组四件)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之八卡斯塔夫地区的响铃狂欢节盛会©2008 by Ministry of Culture    申报国:克罗地亚    每年一月的狂欢节期间,响铃人在行进中穿过克罗地亚西北部卡斯塔夫地区的村庄。他们穿着羊皮衣,腰间围着串铃,独特而惹人注目的帽子用常青树枝装饰,二至三十多个响铃人跟随一名手持常青树枝的引导者,一起阔步摇摆。他们髋部有节奏的互相碰撞以及向空中跳跃的动作使步态生气勃勃。表演群体中可能还包括戏剧人物,诸...
查看更多
论坛
论古村镇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刘锡诚    我国政府已先后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了国家战略和政府工作。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了50年的成熟经验,我国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法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虽然较迟,三年来也做了大量工作,如进行试点、编纂普查手册、申报和审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举办保护成果展览等,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颜色釉陶瓷的文化特征龙泉窑青瓷“真武大帝” 青釉发色而闻名于世 清 光绪 豇豆红釉暗刻云龙纹葫芦瓶清 窑变红釉粉彩花卉天球瓶    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颜色釉陶瓷,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出土和火的艺术的真谛。漫长的历史岁月沧桑积淀于缤纷的色彩之中,唐代多彩;宋代理性;元代辉煌;明清华丽。象大树的年轮一样,述说着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元、明、清颜色釉陶瓷,不但色彩斑斓,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让廊桥文化走向世界千乘桥  黄春财与屏南廊桥文化研究人员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手艺》栏目直播间,为观众演示木拱桥传统造桥技艺。   宁德网消息(屏南县委报道组 张仁寿 陆和寿 组稿)屏南位于鹫峰山脉中段,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人的创造性,人们逢山开山铺路,遇水跨水架桥,建造出大量既沟通县内又连通山外的各类桥梁。尤其是15座木拱廊桥(其中13座为古代廊桥)更为世人瞩目。桥梁大师茅以升编著的《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所列举的10座木拱廊桥,屏南就占3座,足见其地...
查看更多
论坛
 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陈华文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的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收获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但当我们蓦然回首,却发现今日的社会已经不再建立在传统文化坚实的基础之上。在2001年联合国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和全国人民有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