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96)
机构
(0)
政策
(30)
资讯
(410)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111)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
2020.09.18
论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以非物质为存在形态、满足人们文化需要为目标、世代传承为纽带的传统文化表现形态。我们常见的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戏剧、
传统舞蹈
、民俗礼仪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等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的行业门类总称。它与文化遗产相聚合,就形成了与其相关的文化产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迎来一个高速发展...
查看更多
苍洱之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2020.09.01
专题报道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作为云南历史文化最早发祥地之一,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一个让人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2011年3月,原文化部在大理州设立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年来,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这一建设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实验区着力构建大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苍洱之间绘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文化...
查看更多
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启动
2020.08.28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非遗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推动“五个大家”落地生根,推动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一十百千万”文旅嘉年华活动深入开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利用山东省丰厚的非遗资源,激发文化设计创意活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融入现代生活,丰富非遗旅游商品,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文创产业协调发展,举办2020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 一、大赛名称...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江苏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回...
2020.06.25
各地风采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基础上,以网络平台开展为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组织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和资源特点,以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据统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江苏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回...
2020.06.25
地方新闻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基础上,以网络平台开展为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组织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和资源特点,以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据统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
查看更多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
2020.06.22
论坛
摘要:由于大运河沿线遗产数量和类型众多、文化资源庞杂而分散,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具有高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概念界定模糊、保护方式传统、文化内涵阐释不足、开发手段单一且层次偏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深度挖掘非遗资源的精神内涵,并推动资源整合与创意转化等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良性互动;数字化;文化...
查看更多
南溟奇甸焕新彩——海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异彩纷呈
2020.06.18
各地风采
“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数千里。”明太祖朱元璋曾敕文形容当时的琼州。明代理学名臣、琼州才子丘濬依此作《南溟奇甸赋》,向世人描述了这片斑斓沃土,“南溟奇甸”自此成为海南的代称。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500多年后的今天,海南这片神奇的沃土不断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其孕育的文化传统却历经数千年嬗变不曾中断,成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在刚刚过去的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传承...
查看更多
南溟奇甸焕新彩——海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异彩纷呈
2020.06.18
地方新闻
“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数千里。”明太祖朱元璋曾敕文形容当时的琼州。明代理学名臣、琼州才子丘濬依此作《南溟奇甸赋》,向世人描述了这片斑斓沃土,“南溟奇甸”自此成为海南的代称。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500多年后的今天,海南这片神奇的沃土不断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其孕育的文化传统却历经数千年嬗变不曾中断,成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在刚刚过去的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传承...
查看更多
广西探索非遗保护发展新形式,推动文旅复苏
2020.06.15
地方新闻
6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举办,全区14个地市的非遗工作者齐聚一堂。 2020广西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摄影:郭凯倩) 会议总结了上半年以来广西非遗工作的开展情况,南宁、桂林等5个地级市代表分享了该市在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广西非遗保护中心、广西群众艺术馆也对广西非遗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今年疫情爆发以后,全区非遗工作者第一时...
查看更多
“云游非遗·影像展” 非遗打开新方式
2020.06.12
专题报道
编者按: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为响应这一主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聚焦相关非遗门类,推出系列原创报道,通过整理非遗数据、普及项目知识、推介学术读物,展现传统体育、传统医药、餐饮类非遗项目对中国人健康身...
查看更多
1
35
36
37
38
39
7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