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95)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175)
清单
(115)
资源
(7)
学术
(9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普顺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37年11月生,云南省禄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伯父学习彝族经文和祭祀知识,后拜普茂清、普茂生为师,学习彝族大刀舞。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不仅能主持彝族火把节祭祀活动,熟练掌握大刀舞祭祀活动使用的
傩
神面具、神像绘制,亦擅长民族乐器演奏。2004年至今,每年参加火把节大刀舞演出,主持毕摩祭祀活动。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彝族青年,以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苏立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5月生,湖南省冷水江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梅山
傩
戏)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开始跟随父亲学
傩
艺、师教道教、武术等,在父亲的指导下熟诵师、道两教的本经,学唱
傩
戏剧本。1956年读了一年初中后便辍学回家,一心一意师从父亲学习
傩
仪、
傩
礼、
傩
祭、
傩
戏、
傩
舞、
傩
曲等。1972年专随父亲从事
傩
戏表演。1982年父亲去世,接过衣钵,成为苏氏
傩
坛的掌教师公,全面掌握了《搬开山》《搬土地》《搬锯匠》等梅山
傩
戏大部分剧目以及
傩
祭仪程中的...
查看更多
桂训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3月生,江西省德安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德安潘公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得益于前辈的口传身教,熟悉潘公戏的整套表演程式,并能担当参军、棚上人物、棚下人物等重要角色。1984年组织人员恢复潘公戏演出。1987年参加全国
傩
戏学术研讨会。1990年由其提供的潘公戏文字、照片、资料被列入《德安县志》。1994年牵头组织恢复了“潘太公游春”民俗活动,以后每年组织、导演游春做戏并传授技艺。2007年主持整理出版了《潘公传奇》一书...
查看更多
刘胜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月生,贵州省思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戏(思南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思南花灯戏刘家第五代传人。出身于
傩
戏、花灯表演世家,其父从艺长达七十余年。6岁开始随父学艺,13岁即掌握了花灯表演各大曲牌,随家族灯班登台表演古戏、花灯和
傩
戏,长年不断,代表作《悬碗》《下火池》等节目。年过八旬仍活跃在思南民间戏曲界,收徒授艺,光大民间花灯艺术,每年承办花灯表演均在50场次以上,表演活动遍及周边县市。
查看更多
安永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德江
傩
堂戏)代表性传承人。安永柏1979年随父学习
傩
堂戏,1984年正式拜师学艺,全面掌握了德江
傩
堂会的全部技艺,1991年艺成请职,为掌坛师,在农村从事
傩
艺活动。2006年赴日本冲绳、东京等地表演,深受外国观众好评。现培养传人多名,为德江
傩
堂戏的传承、宣传、资料采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查看更多
张月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50年生,贵州德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德江
傩
堂戏)代表性传承人。张月福14岁时投师学艺,先后拜十三人学习
傩
祭仪式、
傩
法事、
傩
歌
傩
舞、
傩
戏、
傩
技神功等,全面掌握了德江
傩
堂戏的全部表演技法,是茅山教黑虎玄坛的第三十九代传人。他曾多次参加各类
傩
戏演出,其表演在国内外均受好评,为德江
傩
堂戏的传承、宣传、资料采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查看更多
李福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63年生,2011年去世,湖南沅陵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沅陵辰州
傩
戏)代表性传承人。李福国自幼学习汉戏,后改学
傩
戏,是辰州
傩
戏下河教的第四代掌坛师。1998年,与妻子聂满娥在沅湘
傩
戏文化学术研究会上演出《姜女下池》,此后声名大振,是桃源、大庸、沅陵三县演唱
傩
戏的佼佼者。他整理了《姜女下池》《观花教子》等剧目,演出千余场次,其家人都是
傩
文化的追随者,群众称为“
傩
戏一家班,技艺压三县”。
查看更多
龙开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30年生,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侗族
傩
戏)的代表性传承人。龙开春1948年加入侗族
傩
戏班,受到本家叔祖父龙继湘和叔父龙子明的悉心指导,深得
傩
戏艺术真传,数十年间演出不断。近年来,与叔父龙子明一起,培养了
傩
戏演员近三十名,承上启下地传承了剧目28个,被誉为“侗族
傩
戏班子的顶梁柱”,为侗族
傩
戏重要的传承人。
查看更多
龙子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14年生,2011年去世,湖南新晃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侗族
傩
戏)代表性传承人。龙子明自幼随父亲龙继湘学习侗族
傩
戏“咚咚推”,深得侗族
傩
戏艺术真传,八十余年演出不断,使得传统的28个
傩
戏剧目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先后培养
傩
戏演员百余名。他掌握了
傩
戏各类人物的表演特征,擅长扮演英雄人物,目前,九十多岁高龄的龙子明仍然带着面具上场演出,并多次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咚咚推”的历史状况和艺术特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
查看更多
姚家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生,安徽贵池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傩
戏(池州
傩
戏)代表性传承人。姚家伟20岁在家父和宗族长辈的影响下,学演
傩
戏、
傩
舞。他嗓音纯正、高亢,饱含古韵,动作粗犷、刚健,原始古朴,是贵池区姚街村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
傩
戏上演后出现的佼佼者,2005年曾参加“中国江西国际
傩
文化艺术周”并获金奖。
查看更多
1
22
23
24
25
26
4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