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韩富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7月生,2017年1月去世,山西省寿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寿阳爱社)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16岁跟随祖父、父亲开始学习戏,并跟随戏班社进行节俗演出。1963年开始整理爱社的舞蹈动作,随后又学习戏的打击乐器以及鬼面具的制作工艺等,成为韩沟村第四代爱社“全把式”及俗活动召集组织者。曾多次率领戏班参加街头文艺巡演。1985年配合县文化馆搜集整理爱社资料,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2008年为中国戏...
查看更多
胡振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2007年去世,江西婺源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婺源舞)代表性传承人。胡振坤自小随父跟班,15岁师从胡叔林、胡桂树学跳,加入本村的驱神班后,曾先后担任该班的主事和执教。他熟知各种仪礼俗,掌握该班《丞相操兵》《孟姜女送寒衣》《太阳与月亮》等全部节目,并兼打击乐。他表演的《孟姜女送寒衣》中保留了具有女性特征的“尼行步”,继承了传说是远古时期搭架追王的仪和彩词及各种仪式,并在艺术风格上保持了粗犷、古朴、简练...
查看更多
罗会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江西南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南丰跳)代表性传承人。罗会武23Ⅲ-71959年加入石邮班,先后师从彭润仔、刘加农、李长仙、罗会有等老艺人学跳,先后担任班“八伯”、“七伯”、“六伯”、“五伯”、“四伯”、“三伯”、“二伯”,从2003年起担任“大伯”(领班)的角色,负责班的管理,主持各项仪和跳活动。罗会武熟悉班各项仪轨程序并善跳《开山》《纸钱》《雷公》《婆》《钟馗醉酒》《跳凳》《双伯郎》《关公...
查看更多
论坛
一、《民俗学前沿研究》  主编: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霞(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前沿课程系列演讲的结集,以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西男教授和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教授等八位主讲人的课程演讲记录为底本。研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日本民俗学的历史与当下的发展趋势、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俗学与日常生活实践、家乡民俗学、民俗学表演理论、未来民俗学的探讨等。  目...
查看更多
论坛
一、基本情况为了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先后到抚州市、高安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工作开展前期调研。4月底,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执法检查方案,成立了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任组长,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省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5月28日,执法检查组召开全体会议,听取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旅发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局等部门贯彻实施条例情况的汇报,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6月上旬,执法检查组分为2个小组,分别到上饶、九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图书出版物第六届“太行书会”曲艺邀请赛现场晋城市第十三届“凤鸣春晓”赵树理戏剧奖优秀剧目展演现场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里的冶铸博物馆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剪纸教学基地沁水县土沃乡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沃老花鼓教学基地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陵川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示范基地晋城市上党八音会赴南非文化交流专场演出现场 高平绣活专题展馆    8月16日至22日,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大美太行”系列活动将在山西省晋城市举行。届时,来自山西各地近百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戏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国家级非遗松桃县的《上刀山》表演董金黄 摄    8月11日至12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委、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联合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集中展演活动在贵阳举行。    本次活动以“传承非遗、文化惠民”为主题,全省共有9个市(州)、27个县(市/区)共同参与,近百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献艺。侗族大歌、苗族锦鸡舞、布依族布依戏、瑶族猴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大理白族一年一度盛大的全民性传统节日——火把节。白族火把节于201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的起源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传说很多,有的认为起源于火崇拜,有的认为是岁祈年。民间流传着许多火把节的传说,有南诏统一时期火烧松明楼的传说;有诸葛亮南征、城中父老燃火把迎诸葛武侯的传说;有阿南死节的传说;有大黑天神让人们烧起火把瞒过玉帝的传说等等。有学者认为火把节源于星回节,而游国恩先生在《火把节考》中否定了这种...
查看更多
论坛
提要:“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 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通过探讨贵州省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路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和冲击,一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大量传统的民族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