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论坛
提要:农历十二月初八名为腊八节。腊八节是年节的前奏曲。华北歌谣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过了就意味着进入年节阶段。腊八这天人们要吃应节令的腊八粥,腊八粥因此又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报的啥信儿,报年到了的信。为什么选择腊八作为年节的起点,腊八粥怎么又成了腊八的节令食品,细究起来,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容我细细道来:腊日祭祀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神灵信仰浓郁的上古社会,人们认为人类的生存来源于自...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池红厅长主持论坛 11月28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文化厅联合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西省外侨办、江西省社联、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工商联、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首届世界赣商大会赣鄱文化论坛在南昌举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虹致辞并作主旨演讲。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主持论坛。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作专题演讲。近200名海内外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坚定文化初心,抢救宝贵遗产——江西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纪实江西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江右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赣鄱文化的重要承载。保护与传承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和发展江西文脉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知识的活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鉴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严峻现实,文化部“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实景剧《太行山》演绎中华民族抗战的辉煌史诗    “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葫芦有情传佳话,唱一段潞安大鼓书。”一手击鼓、一手拍板,曾经,老曲艺家傅怀珠将一曲《醋为媒》唱得荡气回肠,潞安大鼓由此走向全国。    潞安大鼓、壶关秧歌、黎侯布虎、襄子老粗布……这些民间文艺、技艺和习俗凝聚着长治人的文化和精气神。在岁月的长河里,勤劳智慧的上党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遗。    近年来,长治市非遗保护工作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为患有眼疾的“射箭提阳戏”第12代传人李大富向记者展示道具。(摄影:高志农)8月10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射箭乡龙江村三组62岁的李大富站在家门前,拿着提阳戏道具药王孙思邈的木制面具,仔细地擦拭着,66岁的刘成元则仔细查看将刚晒过的件件演出服装,叠好,放进道具箱……李大富与刘成元是“提阳戏”的留守老人,他俩每天一有空就拿出道具演练。“本来就只有16个人可以上台的,现在就我们两个人在家,其他的14个人都在外面打工。真怕提阳戏在自己手里失传啊!”李大富惆帐...
查看更多
土族纳顿节
2017.08.03
专题报道
图1 开幕式现场的精彩表演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图2 开幕式现场喜庆热烈的表演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维护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自2007年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这是我国非遗保护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各地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各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通过把非遗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等方法,不但保护了非遗赖以栖息的生态环境,也使非遗项目得到了传承发展。现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地方戏人才培养迎来春天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  张  刚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日前,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