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95)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175)
清单
(115)
资源
(7)
学术
(9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手工艺中易读错的40个字
2018.04.26
专题报道
手工艺,有技艺与情怀,在这之外,其实还有许多识文断字的功夫。喜爱手工艺的你,是否对这些与地域、传统、习俗等有关的文字都了如指掌呢?手工君整理出了40个与手工艺相关的字,你都能读对吗? 一、女红(gōng)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二、夹缬(xié)中国最古老的“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将织物夹持于镂空版之间加以紧固,将夹紧织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让染料流入的沟槽让布料染色,被夹紧的部分则保留本色。三...
查看更多
多彩民俗闹元宵
2018.03.02
专题报道
台江舞龙嘘花(摄影:粟周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众多精彩非遗进行展演展示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天我国各地节庆习俗颇多,家人团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舞龙狮、放焰火,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营造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今年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组织了一系列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非遗等民俗活动,给百姓送上一道道优秀传统文化大餐。 浙江 正月十五做“春福” 元宵佳...
查看更多
贵州“雕
傩
”大师王国华的文化自信
2018.02.26
专题报道
春节刚过,在贵州省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人们还沉浸在轻松喜庆的氛围中。而“雕
傩
”大师王国华,已经迫不及待谋划开年后的工作:7名工人开始上班了,年前欠客户的200面
傩
面具的“账”,要赶在20天内“还”上。 王国华雕刻的
傩
面具,通常在表演
傩
戏时戴在头上。
傩
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以消灾祈福保平安为目的。地处贵州东北部的德江县,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傩
戏),德江
傩
戏被称作中国戏剧界“活化石”。 今年53的王国华,是
傩
面具制作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2018.02.11
论坛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国家博物馆举办“戊戌新章——国博春联展”“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为首都市民献上了新春贺礼。河北新乐市的书画家们正在给群众义务写春联、送祝福。近些年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受了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面对外来洋节文化的大量涌入,如何理解、继承我国传...
查看更多
戏曲经典的永恒魅力——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
2018.01.31
专题报道
中国文化报记者(摄影:卢旭) 来自汤显祖故里江西省抚州市的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近日亮相京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保利剧院上演,获得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此剧是抚州市继创排盱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之后编排的又一出大戏。演出分《闺塾》《惊梦》《寻梦》《诊祟》《闹殇》《拾画》《冥判》《幽媾》《回生》等场次,雅俗共赏、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剧中人物个性和形象鲜明,将汤显祖原著中的两个小人物重新塑造,增强了地域特色。 盱河高腔是广...
查看更多
还原《牡丹亭》四百年前首演原貌——盱河高腔新编大戏惊艳首都观众
2018.01.29
专题报道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剧照 资料图片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最杰出的代表作,已被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很多剧种搬上舞台,但你可听过用汤显祖家乡话唱的《牡丹亭》?日前,江西抚州精编大戏——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让观众领略了400年前《牡丹亭》的“原始风貌”,传承了汤翁的艺术价值,推动旴河高腔焕发光彩。“没有想到400年前的声音那么好听” 如梦如幻的舞台上,随着剧情的起伏,花儿的叶子变幻出不同的形状,反衬出人物内心情感的起...
查看更多
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2018.01.24
论坛
提要:农历十二月初八名为腊八节。腊八节是年节的前奏曲。华北歌谣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过了就意味着进入年节阶段。腊八这天人们要吃应节令的腊八粥,腊八粥因此又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报的啥信儿,报年到了的信。为什么选择腊八作为年节的起点,腊八粥怎么又成了腊八的节令食品,细究起来,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容我细细道来:腊日祭祀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神灵信仰浓郁的上古社会,人们认为人类的生存来源于自...
查看更多
江西非遗摄影精品展亮相首届世界赣商大会
2017.11.30
地方新闻
池红厅长主持论坛 11月28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文化厅联合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西省外侨办、江西省社联、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工商联、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首届世界赣商大会赣鄱文化论坛在南昌举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虹致辞并作主旨演讲。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主持论坛。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作专题演讲。近200名海内外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查看更多
江西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纪实
2017.11.17
专题报道
原标题:坚定文化初心,抢救宝贵遗产——江西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纪实江西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江右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赣鄱文化的重要承载。保护与传承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和发展江西文脉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知识的活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鉴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严峻现实,文化部“十...
查看更多
“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之八: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17.11.09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
查看更多
1
25
26
27
28
29
4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