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每年的三月三日,不再进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临水宴宾、郊外踏青游春的活动。杜甫在《丽人行》诗中描绘“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唐朝“三月三上巳节”风俗的写照。相传“三月三”是黄帝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西婺源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摄影:冯军)安徽黄山市歙县历史文化名村“许村”(摄影:李斌)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笔下下辖“一府六县”的徽州,如今已分属安徽、江西两省,成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  2008年1月,文化部正式批准在这里设立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重塑了活色生香的徽州文化家园。  还原徽文化的历史生态  《穆柯赛》《野猪林》《拾画》《扈家庄》……最近两年,江西婺源的戏迷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戏《打狮子》   在湖南临武县油湾村,“神”仿佛就存在于村民的生活之中,在不大的村庄中,有两座祠堂、一间神庙和一座古戏台,而当戏上演时,村民们将各方神灵“请”到一起,汇聚一堂。当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乡亲们穿上戏服、戴上面具,舞于高台之上时,神圣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降临,仿佛神灵真的已经到来,人与神之间正在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初见戏    身为一个北方人,此前,我对戏只有耳闻,未亲见。同行的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梁向东告诉我,作为上古时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云南弥勒市举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比赛现场    (摄影:陈保舜)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原标题:春节期间,各地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是我国最具民族风情、影响最广泛、最热闹、最深入民心的传统节日,也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生息的摇篮。为了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各地政府、文化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在新春期间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编者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旨在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在完整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为有效研究、保护、弘扬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年满70周岁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按照工作计划,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将继续推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腊八,是进入“忙年”的开始。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从喝腊八粥开始,之后便是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过除夕。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天真童趣里流露出孩童们到了腊月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又称“腊八”,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原意是祭...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具体指导所有项目工作中,“我们要保护什么?”和“我们该怎样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乌丙安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俗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本期讲坛邀请乌先生讲述今天我们该如何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在反复不断地提高各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认识的同时,具体指导所有项目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严格的科学...
查看更多
人物
刘锡诚,男,1935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和编辑人员,新华通讯社翻译部、对外部及国内部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6年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他的戏曲创作以“临川四梦”为代表,将人生慨叹、仕途感悟、精神梦幻诉诸笔端,猛击封建礼教,深揭当世政弊,加以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文辞典丽、声律谐美,400年来盛演不衰,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至今仍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示汤显祖文学艺术成就和汤显祖剧作的时代魅力,扩大汤显祖和中国戏曲的影响,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南地区   端午节赛龙舟,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